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健康>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國際罕見病日:疾病可以罕見,但別讓罕見變成孤單

時間:2025-03-01 16:11:42|來源:光明網|點擊量:809

作者:馬青

每年的國際罕見病日,都是我們靜心沉思如何為罕見病患者創造更好生活的契機。近年來,隨著社會對罕見病患者關注度的提升,醫療領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通過診療模式創新、AI大模型等技術手段,努力破解罕見病診療中的種種難題。

比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為罕見病患者提供掛號預約的快捷入口,讓患者能夠更直觀、精準、快速地找到適合自己的??婆c專家,破解“尋診難”;采用“多學科聯合診療”模式,整合多個學科的權威專家,使患者能夠在一個平臺上得到全面的診療服務,解決“確診難”。再比如,北京協和醫院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同研發的AI大模型,為罕見病“診斷難”提供了新的技術突破,它解決了傳統診療中因數據稀缺而難以快速診斷的問題,幫助醫生更快地做出更精確的判斷。

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特別是人工智能AI領域的不斷突破,確實為醫療事業帶來了更多可能性,將診療這把“手術刀”越磨越利,但真正為“手術刀”賦予靈魂的卻還是醫療服務理念,是社會人文關懷。

必須看到,罕見病患者在診療過程中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一方面,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滯后,許多罕見病患者仍然無法在早期階段得到準確診斷。另一方面,確診后的罕見病人,依舊缺乏有效藥物和治療手段,很多患者會面對斷藥風險和四處求藥的不安。因此,不少罕見病患者變成了“沉默患者”——罕見病患者及其家人面對的是長期治、很難治的困境,伴隨而來的,既有不堪承受的經濟負擔,也有病痛交織而來的心理巨壓??墒悄壳?,在我國的醫療場景中,與此相關的心理支持相對缺乏。

從這個角度說,罕見病不僅是醫學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技術進步只是醫療體系完善的一環,更多的支持應該體現在政策、經濟和社會力量的共同托舉。

盡管已經有不少罕見病藥物被納入了醫保,還有一些罕見病藥物通過集采降了價,但還要看到,不少罕見病的治療藥物和相關治療手段仍然游離在醫保范圍之外。所以,持續推動醫保政策的改進,讓更多被疾病折磨的患者和家庭看到希望,是未來仍需努力的方向。而在醫保政策不能全覆蓋罕見病的時候,也不妨從稅收減免、財政補貼、鼓勵商保等政策層面發力,為他們在醫療、護理等方面的經濟負擔“減負”。

社會認知與公眾教育,是為罕見病患者營造友好環境的關鍵。我們需要像講故事一樣,把罕見病患者的真實生活困境和經歷分享給大眾,當個體的境遇呈現在人們眼前,大家才會更深刻地理解罕見病,而不是僅僅知曉某個病癥的名稱。當一個包容與理解的社會氛圍逐漸形成后,才有望消除對罕見病患者的偏見與誤解,讓他們感受到更多的溫暖與支持。社會力量還能做更多,比如志愿者服務、心理支持熱線等。醫療不止于技術,每一分來自人群的善意與力量,都像一束光,幫助他們重燃希望。

頂尖醫院針對罕見病的創新舉措給我們展示了醫療領域的進步,而社會力量,正是這一切得以持續和擴展的基礎。有些特殊疾病的確是罕見的,但不讓罕見變成孤單,是全社會的責任。(馬青)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34738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李宗文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回暖后再降溫就是“倒春寒”嗎?寒潮防護指南請查收
  • 下一篇:春季野菜正當“食” 醫生提醒嘗鮮要當心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