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知情權不容忽視
領取紅包、搜索口令、抽取津貼、好友助力……這幾年,購物平臺的優惠規則變得越來越復雜。
為了更好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做個假設:兩個消費者購買同一款商品,其中一個消費者花費了大量時間研究優惠規則、領取各類紅包、發動親友助力“砍一刀”……最終以優惠價格拿下了該商品;而另一個消費者的時間精力有限,或者對價格沒那么敏感,未參加優惠活動就購入了該商品。這就好比小時候爸媽帶著去小商品市場買衣服,同一件標價100元的衣服,擅長砍價的媽媽會比嫌麻煩的爸爸以更低的價格拿下。
在這兩個交易場景中,明明是同一款明碼標價的商品,卻賣出了兩個價格。
經濟學里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價格歧視。簡單來說,就是企業或商家把同一款商品以不同價格賣給不同顧客。
在傳統的商業行為中,店員可以通過觀察買家的穿著、首飾等判斷客人的購買能力,從而給出差異化價格,但如果遇到穿著樸素、刻意隱藏實力的買家,這種判斷方式便會失靈。
如今,我們的消費行為被大量記錄和分析,每個人的消費能力與偏好仿佛被暗中定級,于是出現了不同用戶購買同一班機票、訂同一個酒店、叫同一家外賣卻出現不同價格的情況,平臺的“算法黑箱”讓價格歧視越來越隱蔽。
這種“看人下菜碟”的行為,法律允許嗎?即將于7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經營者不得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同一商品服務在同等交易條件下設置不同的價格或者收費標準。這是我國在行政法規中首次對差異化定價進行規范。
價格歧視作為一個客觀的經濟學概念,幫助企業優化資源配置,高消費群體花更多錢買下商品,商家賺取了更多利益也就是消費者剩余;也有消費群體以較低價格買下了心儀的商品,切實省了錢。但無論怎樣,價格歧視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商家利益的最大化。
明目張膽或暗箱操作的價格歧視,商家承擔著道德風險與法律風險。一旦被識破,消費者的購買意愿降低不說,可能還會觸碰法律底線。心理學家卡尼曼提出,消費者會對價格是否合理作出評價,對他們認為價格不合理的產品和服務,消費者的支付意愿會降低。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于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是否被尊重,這是界定商家行為是否合規的關鍵。
優惠規則就像一份公開的告知書:商家對所有消費者提供了透明定價與優惠規則,保障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通過設置規則形成低價政策,讓對價格敏感的買家通過付出“勞動”享受低價;讓價格不敏感的買家省去了繁瑣計算所耗費的時間與精力,這一過程篩選了不同購買力的消費者,精準分辨買家并制定相應價格。這其實是商家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給消費者出的一道考題,規則越復雜,商家給消費者的定級就越精準。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24-32226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