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粵蘇浙魯豫川6省擔起中國經濟“頂梁柱”
中新社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 趙建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6日在深圳主持召開經濟大省政府主要負責人座談會,分析經濟形勢,對做好下一步經濟工作提出要求。會上,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四川等6個省份(下稱6省)相關負責人作了發言。
6省經濟總量占全國的45%,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市場主體數量占全國四成以上,貢獻了40%以上的就業。6省勢頭穩,利好全國。
勢要起而不可落。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發揮穩經濟關鍵支撐作用。李克強說,6省里4個沿海省在地方對中央財政凈上繳中貢獻超過六成,要完成財政上繳任務。中央財政對地方轉移支付已基本下達,各省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盤活財政存量資金,保持財政收支平衡,加大財力下沉,保障基層“三保”尤其是?;久裆С?、?;鶎庸べY發放。
今年,受疫情、大規模退稅等因素影響,全國財政收支壓力較大。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4981億元(人民幣,下同),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3.2%,按自然口徑計算下降9.2%。同期,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675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4%。地區間收入增幅差別較大。
根據已經公開的數據,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測算,包括廣東、江蘇、浙江、山東在內,2019年全國六省三市對中央財政有凈貢獻。中央要支持各地發展,離不開大規模的轉移支付。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分析,沿海省份開放程度高、經濟發達,財政收入規模比較大,有更多的收入可上繳中央財政。這也意味著,中央財政將有更多財政收入用于轉移支付,支持經濟欠發達、財政收入較少的地區,緩解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均衡區域發展。
當前,地方政府支出責任范圍不斷擴大,地方財政承壓。李旭紅說,除了通過中央轉移支付縮小地方財政收支缺口外,盤活地方政府財政存量資金也是減輕地方財政壓力的重要宏觀調控方式。
座談會上,李克強還說,需求不振是經濟運行的突出矛盾。經濟大省人口多,要多想辦法促消費,擴大汽車等大宗消費,支持住房剛性和改善性需求。當前地方專項債余額尚未達到債務限額,要依法盤活債務限額空間,并用好已發行的地方專項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符合條件項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資金要越多。
近年來,地方專項債發行限額和發行規模都不斷擴大。李旭紅說,當前專項債余額和限額之間還有空間,要依法盤活限額空間,做好專項債項目儲備工作,有效發揮專項債的作用。同時,用好已經發行的專項債,規范使用專項債債務資金,嚴禁將債務資金投向不符合條件的領域和項目。對于已經投入建設的成熟項目,要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做好專項債“借、用、管、還”全流程管理。
今年以來,包括6省在內,各地相繼出臺多項舉措,增強經濟恢復發展拉動力。
其中,在江蘇,近期推出“促消費23條”,加大增量政策支持力度。如在助企紓困方面,進一步擴大階段性社會保險費緩繳、房屋租金減免等政策覆蓋范圍,因地制宜推進實施公積金緩繳、水電氣優惠、寬帶專線降費等政策措施。
在山東,今年以來,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性作用。投資規模持續擴大,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投資結構優化升級,要素保障支撐有力。(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27740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