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麥進入生產管理中后期,也是病蟲害防控、防災減災的關鍵時期——科學防控 力保豐收
本報記者 李若凡
4月9日,唐河縣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小麥、紅薯、花生)標準化生產基地,植保技術人員正利用植保無人機對麥田“精準施藥”。在桐寨鋪鎮農技推廣區域站,農技員胡小麗正通過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監管系統,對此次飛防進行實時監管。
“我們不僅能看到飛防軌跡,還能對植保無人機飛行的高度、每畝地農藥噴灑量、作業面積等進行實時監管。”胡小麗說。同時,配合前期搭建的農林物聯網管理系統,農技人員能第一時間了解到苗情、病蟲害發展趨勢、病蟲結構。
“唐河的‘雙系統’提高了病蟲害科學防控的精準性,在實現早預警的同時,還能對該縣統防統治作業進行全面監管,便于農業技術人員精準指導。”當天,全省小麥重大病蟲統防統治暨防災減災救災現場會在唐河舉行,與會人員這樣評價。
當前,全省小麥生產形勢總體較好,一二類苗由冬前的89.4%提高到93.4%,比常年增加1.9個百分點,小麥群體充足、個體健壯。去年麥播以來,全省先后出現8輪大范圍降水過程,平均累計降水量達到16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四成,為實現今年夏糧豐收打下了良好基礎。
與此同時,我省小麥生產還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特別是重大病蟲害防控形勢不容樂觀。受田間濕度偏大、近期氣溫適宜影響,條銹病進入快速擴展期,自3月1日首次在南陽淅川發現以來,目前已在南陽、信陽15個縣(市、區)見病,特別是豫南偏重流行風險增加。同時,據氣象部門預測,4月中下旬我省有多次降雨過程,與小麥抽穗揚花期吻合度高,赤霉病在信陽、南陽、駐馬店、周口、漯河等地重發流行風險高,其他麥區也呈偏重流行態勢。此外,據國家氣候中心研判,預計5月份至6月初我省天氣形勢多變,有階段性高溫干旱,多冰雹、大風、暴雨等天氣,對小麥正常灌漿、安全收獲晾曬構成威脅,防災減災形勢不容樂觀。
目前,我省小麥已進入生產管理中后期,也是病蟲害防控、防災減災的關鍵時期,能否實現夏糧豐產豐收,這一時期至關重要。
“從現在到5月初,是小麥條銹病、赤霉病防控的關鍵時期,窗口期短、防治任務重,一旦錯過就會失控,嚴重影響小麥產量、質量。”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孫巍峰說,各地要高度重視,堅持抓早抓小、統防統治,迅速掀起防控高潮,一個地塊一個地塊盯緊、防死,堅決打好這場突擊戰。
記者了解到,為了防控條銹病、赤霉病,各地也采取有力措施嚴陣以待。唐河縣建立條銹病首發獎勵機制,實行技術人員專業測報和群眾主動排查相結合,對全縣麥田每7天開展一次普查,對早發區、常發區每3天開展一次拉網式排查。商丘市完成各類農藥儲備1222.2噸,投入植保無人機、自走式噴桿噴霧機等應急防治高效藥械1923架(臺),可以保障全市病蟲害防治物資需要。駐馬店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在小麥齊穗到揚花期,可以用3至5天時間對全市小麥普防一遍,如遇緊急突發情況,可在3小時之內對條銹病發病中心防控一遍。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31930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