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藏北巖畫考古有新發現

時間:2024-07-24 18:20:45|來源:光明網|點擊量:1319

青藏高原分布著青海湖、色林錯、納木錯等著名的高原湖泊和冰川、河流,它們既是高原生態保護的重點,也是孕育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搖籃。尤其是位于西藏拉薩當雄縣和那曲市班戈縣之間的“天湖”納木錯,湖區及其周邊遺存大量遠古人類制作的絢麗巖畫。這些巖畫承載著輝煌歷史、燦爛文化、厚重故事,堪稱史前藝術寶庫。

近日,蘭州財經大學副教授龐穎、河北師范大學教授湯惠生、西藏大學教授李永憲的研究成果《藏北環納木錯湖區巖畫遺存的時代分析》在《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2期發表。該論文認為,納木錯等藏北內陸湖泊地區琢刻、涂繪兩種技術制作的巖畫,其時代是基本平行共存的,該區域大量巖畫制作于距今2000年前后至7至9世紀,測年數據還顯示,其中涂繪巖畫的制作可能早到距今2200年或更早。

《藏北環納木錯湖區巖畫遺存的時代分析》是2021年“環納木錯湖泊區科學考察隊”對西藏納木錯及藏北高海拔湖區巖畫考古調查的年代學研究報告。2021年8月,長期從事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的專家組成科考隊,對納木錯環湖地區及藏北高原的洞穴涂繪巖畫和曠野琢刻巖畫進行了全面系統調查。首次對西藏第二大湖納木錯環湖地區及藏北高原的古代巖畫、古遺址、古墓葬及地質地理環境,以“四位一體”的角度展開綜合考察,包括首次對西藏巖畫進行科學測年。

不同于過去西藏巖畫時代研究主要運用藝術史(圖像學)和歷史文獻相結合的方法,這次調查更強調將考古學分析與現代測年技術相結合,由此探尋藝術史分析、歷史背景分析、文化因素分析、現代科技測年技術等多重證據互證的“系統研究”。其中,現代科技測年技術的利用,一是在調查現場尋找和提取有效樣品進行年代檢測;二是在現場運用“微腐蝕分析法”顯微觀測巖面圖像處的石英“石虧”現象,經校正復算后成為巖畫斷代的參照依據。

環納木錯巖畫調查首次收集到可供科學測年的樣品和數據,對于西藏巖畫尤其是“藏北大湖區”巖畫遺存的時代推定提供了科學依據。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32951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李宗文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文化評析】讓高雅藝術接地氣冒熱氣
  • 下一篇:新場景、新技術、新體驗!各地花樣翻新,釋放文旅新動能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