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魏敏 修東莉
在強軍興軍的壯闊征程中,無數懷揣著對祖國赤誠熱愛的熱血青年,毅然投身軍營,以青春與汗水譜寫著壯麗的時代篇章。張書瑜,這位來自河南科技職業大學的畢業生,無疑是其中的卓越典范。從校園邁向軍營,從新兵成長為副班長,直至如今的二期士官,他以切實行動深刻詮釋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血性擔當,成為強軍道路上矢志不渝的追夢先鋒。
2023 年 3 月,懷揣著對軍旅生活的無限憧憬,張書瑜踏上了北上的列車。臨行前,他在日記本上莊重地寫下:“參軍報國,無上光榮。”這句誓言,自此成為他軍旅生涯永不褪色的鮮明底色。
在北塞零下二十攝氏度的凜冽寒風中,張書瑜初次領略到體能極限的挑戰。結冰的訓練場上,殷紅鮮血滲透的作訓服;凌晨五點,五公里道路上的奮力奔跑;戰術訓練中,手掌上磨出的厚繭,無不見證著他的堅韌與辛勤。憑借全優的成績張書瑜榮獲“訓練標兵”稱號,戰友們紛紛贊譽他為現實版的“許三多”。
2024 年,張書瑜憑借出色的表現晉升為副班長。他深知帶兵如琢玉,既要有鋼的硬度,也要有火的溫度。這背后所承載的重大責任,通過努力實踐總結出“三心”帶兵法:訓練上狠心磨礪,生活中暖心關懷,成長時耐心引導。
在新兵新訓中,張書瑜帶頭加班加練,一次又一次地為新兵做各種示范動作,以自身行動帶動新兵提高訓練熱情,在他的悉心帶領下,新兵訓練成績蒸蒸日上,所在班新兵在新兵結業考核中取得了優秀的名次。
翻開張書瑜的檔案,可謂榮譽加身:“四有”優秀士兵、優秀共產黨員……然而,對他而言,最為珍貴的“勛章”卻隱匿于細微之處。作訓服肘部那破洞,是千萬次戰術動作反復錘煉的印記;戰術手套內襯的汗漬,凝聚著戈壁駐訓時難耐的高溫;那本寫滿帶兵心得的筆記本,更是承載著新時代“兵頭將尾”的責任擔當。
2025 年 3 月,晉升為二期士官的張書瑜探親返鄉。在新蔡縣春季征兵役前教育活動中,他露出滿手的老繭和凍瘡,堅定地說道:“這些并非傷痕,而是蛻變的象征。”在播放的視頻中,張書瑜演示單兵戰術動作時,95式自動步槍槍托撞擊肩窩發出的沉悶聲響,瞬間點燃了現場百余名應征青年的熱血?,F場掌聲如雷,多名青年深受觸動,更加堅定應征青年參軍入伍的決心。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使得玉成。”這是張書瑜在連隊演講中發出的激昂宣言。如今,他正努力加強各個方面的修養和鍛煉,決心成為:一名既是優秀的戰斗員又是優秀的指揮員,他談及未來,他目光如炬:“我渴望成為像于班長那樣優秀的帶兵人,更期待帶出超越我的戰士。”
從豫南小城到北疆軍營,張書瑜用迷彩青春淋漓盡致地詮釋著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血性擔當。他的故事,恰似他最鐘愛的那首軍歌所唱:“當祖國召喚的時候,挺起胸膛站排頭。”這不僅是強軍征程上激昂嘹亮的青春回聲,更是萬千熱血青年心之所向的精神坐標。
張書瑜,這位新時代強軍路上的執著追夢人,正以青春和熱血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他的事跡激勵更多青年踴躍投身軍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磅礴力量。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433-34956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