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存在臭氧細菌,實為臭氧污染。臭氧污染對人會造成一定影響,但影響是非急性的,需要一個過程。
□ 面對臭氧污染,個人如何做好防護?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臭氧高發期、高濃度時段減少戶外活動,減少在臭氧污染環境中暴露的時間。
當前,全國多地高溫天氣還在持續。有傳言稱,今年氣溫異常悶熱,臭氧細菌感染加劇,容易引發心臟病、呼吸道疾病等多種疾病,易感人群一定要小心。臭氧細菌是種什么細菌?真的有臭氧細菌感染嗎?
“不存在臭氧細菌,實為臭氧污染。”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研究員陳進生表示,臭氧污染問題久而有之,只是其污染相對于PM_2.5更隱蔽些。臭氧也不是一次排放的污染物,而是二次生成的污染物。
一位長期從事大氣污染防治的業內專家也告訴記者:“臭氧污染對人體健康和植物生態有害,但臭氧不是細菌,其實臭氧本身有殺菌作用。”
陳進生表示,在距地面10千米至35千米處存在一個高濃度臭氧層,其阻止了太陽短波紫外輻射進入近地面大氣,保護了地球生態系統。但在對流層中,較高的臭氧濃度對地球環境和人類健康卻是不利的。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胡敏介紹,與感官上容易被清晰識別的PM_2.5污染不同,臭氧污染往往暗藏在晴空下,容易被人們忽視。但臭氧污染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一點兒也不遜于PM_2.5污染。
“臭氧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視力下降等;對植物的危害則是降低農作物產量等;對材料的危害是可使織物、紙張等發脆,使橡膠老化而降低強度等。”陳進生告訴記者,臭氧污染對人會造成一定影響,但影響是非急性的,需要一個過程,包括臭氧的濃度和暴露在臭氧中的時間。大眾不必過度解讀臭氧污染,更不用聽信臭氧細菌此類謠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溫天氣下,感覺憋悶、燥熱、喘不上氣來只是氣溫太高、風速較低,并不是臭氧污染造成的。
相關專家分析指出,當近地面臭氧濃度較低時,基本上是無害的。在臭氧污染濃度變化中,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臭氧前體物的排放是主因。強紫外線輻射、高溫、低濕與靜穩大氣環境往往有利于光化學污染的發生和臭氧的累積。夏季光照條件好,臭氧污染就相對容易產生。日照越強,光化學反應越劇烈。同時,實際臭氧濃度也隨時變化,一般中午12點到下午二三點濃度最高,夜間較低。不同地區、不同季節臭氧濃度也有較大差異。
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臭氧污染事件頻發,危害人體健康和生態安全。生態環境部曾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的重點是細顆粒物與臭氧的協同控制。將通過產業、能源、交通運輸等結構調整,以及實施減排工程,全面推進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兩種污染物的減排工作。
面對臭氧污染,個人如何做好防護?專家表示,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在臭氧高發期、高濃度時段減少戶外活動,減少在臭氧污染環境中暴露的時間。
楊秀峰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27749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