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慢性腎臟病大國,數據顯示,我國慢性腎臟病住院患者數占總住院人數的近5%,但占醫?;ㄙM的近7%;每年用于透析患者的治療費用高達9億人民幣。慢性腎臟病的致殘致死率增幅排在所有慢病之首,給“健康中國”建設也帶來了巨大挑戰??茖W防治慢性腎臟病迫在眉睫,應謹記“更早、更快、更全面”,即刻改變,守護腎臟健康。
更早: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尤要重視慢性腎臟病的早篩
早期識別和干預慢性腎臟病對于延緩疾病進展、保護腎功能、減少并發癥,甚至減少醫療成本意義重大。當出現水腫、泡沫尿、血尿、貧血、血壓升高等癥狀時,就應警惕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近年來,我國糖尿病腎病和高血壓腎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糖心腎共病的情況越來越常見。其中,糖尿病腎病已成為慢性腎臟病和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原因,約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腎病,而高血壓也已成為慢性腎臟病的第二大危險因素,約有11.4%的高血壓患者合并慢性腎臟病。
對于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肥胖、有腎臟病家族史等慢性腎臟病的高危人群,應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清肌酐檢測,以發現早期腎臟損傷。普通人群可以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關注自身的尿常規的指標。
更快:快速啟動治療,延緩疾病進展,實現心腎保護
作為一種終身相隨的疾病,確診慢性腎臟病后快速啟動治療是實現良好預后的關鍵一步。慢性腎臟病1-2期(早期)是進行藥物治療和疾病干預的最佳時機。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要關注蛋白尿、肌酐等指標,也應注重血壓、血脂、血糖等管理達標,實現心腎保護。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的慢性腎臟病創新治療手段面世和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患者擁有更多治療選擇的同時,長期治療的負擔也得以降低。通過及時治療和長期、規范的疾病管理,慢性腎臟病患者依舊能夠回歸正常生活、尋回自我價值。
更全面:重視慢性腎臟病并發癥管理,助力全面達標
研究顯示,腎臟不僅能維持水、酸堿和電解質平衡,還有調節內分泌的作用,一旦腎臟出現損傷,各個器官和組織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慢性腎臟病的長期治療過程中,也要警惕腎性貧血、高鉀血癥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對于慢性腎臟病及其并發癥患者而言,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善同樣十分重要。應規律作息,避免疲勞和情緒緊張,同時以低鈉、低鉀、低磷、低鹽飲食為主等。(記者 姬薇 通訊員 李鵬)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31720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