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人民醫院 盧蘋
高血壓給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影響。中西醫結合管理高血壓,為老年患者提供更為全面、有效的健康守護。
高血壓的中西醫認識
中醫認為,高血壓屬于“眩暈”“頭痛”等范疇,其發病與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主要與情志失調、飲食不節、勞逸過度以及體虛年高等有關。這些因素導致人體氣血陰陽失衡,產生風、火、痰、瘀等病理產物,上擾清空或痹阻腦脈,發為眩暈、頭痛。
西醫認為高血壓是一種多因素、多環節的疾病,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治療高血壓的主要目標是降低血壓,減少心、脾、腎等靶器官的損害。西醫治療高血壓的方法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主要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來控制血壓。藥物治療則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降壓藥物,如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等。
中西醫結合護理高血壓
中西醫結合護理高血壓的策略旨在為患者提供更為全面、個性化的護理方案,以更好地控制血壓并提高生活質量。
在護理評估上,中醫注重觀察患者的整體狀況,包括脈象、舌苔等,以了解患者的體質和病情;西醫則通過血壓監測、生化檢查等手段,評估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和靶器官損害程度。兩者結合,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為制訂護理計劃提供依據。
在護理實施上,中醫護理強調情志調養和飲食調理。情志調養包括幫助患者調整心態,緩解緊張、焦慮等情緒,以促進血壓的穩定;飲食調理則注重食療的作用,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推薦適合的食材和食譜,以輔助降壓。西醫護理則注重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的改善。藥物治療方面,護士應協助醫生監督患者按時服藥,并觀察藥物的療效和不良反應;生活方式改善方面,護士應指導患者采取低鹽、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增加運動,戒煙限酒等,以控制血壓并減輕靶器官損害。
此外,中西醫結合護理還注重健康教育和隨訪管理。護士應向患者普及高血壓的知識,教會他們正確的血壓測量方法,并提醒他們定期接受隨訪和復查。通過健康教育和隨訪管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促進血壓的長期穩定。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32400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