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梁翊韜 通訊員 陸若希
2月17日,在駐馬店市中醫院肝膽感染科主任王玉富及其醫護團隊的精心照料下,一位肝功能嚴重衰竭的患者病情持續向好,有望完全康復。
此前,患者因身目尿黃染1月余,伴有精神萎靡、進食困難、極度乏力和腹脹難忍等癥狀,緊急入住駐馬店市中醫院肝膽感染科。入院檢查結果令人擔憂,其總膽紅素高達906 mmol/L(正常值范圍通常為3.42~20umol/L)。
王玉富在詳細查看病人情況后,判斷患者肝功能嚴重衰竭,若不及時干預,隨時可能引發肝性腦病、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危及生命。
鑒于患者病情危急,王玉富迅速制定治療方案,決定立即為患者進行血漿置換+膽紅素吸附治療,這是人工肝治療的關鍵手段,旨在通過體外循環技術,清除患者體內的毒素和過高的膽紅素,為肝臟功能的恢復創造條件。
第一次人工肝治療后,患者的精神狀態便有了明顯好轉,總膽紅素也大幅下降至489 mmol/L,治療效果立竿見影。
然而,王玉富并未因此放松警惕,因為肝臟功能的恢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多次人工肝治療來持續清除體內毒素,才能支持肝臟的再生。
經過三次人工肝治療,患者的康復情況令人欣喜。其總膽紅素進一步下降至330 mmol/L,精神狀態顯著改善,飲食恢復正常,已能夠自主下床活動。
王玉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繁忙的器官之一,被稱為“人體化工廠”,它每天承擔著解毒、代謝、合成、儲存等重要職能。當肝細胞在短時間內或長期遭受嚴重損傷,導致肝功能急劇惡化,就可能引發肝衰竭,肝衰竭分為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兩種類型,無論是哪種類型,肝衰竭都意味著肝臟無法正常完成解毒、合成和代謝等關鍵任務,這是一種病死率高達60%~80%的危重癥。
醫生提醒,肝衰竭早期癥狀易被忽視,因此,以下表現需高度警惕:黃疸:皮膚和眼白明顯發黃(膽紅素堆積);凝血異常:牙齦出血、鼻衄、皮下瘀斑(凝血因子缺乏);意識障礙:嗜睡、性格改變、撲翼樣震顫(肝性腦病);腹水與水腫:腹部膨隆、下肢水腫(白蛋白降低,液體滲出);呼吸異味:口中散發爛蘋果或霉臭味(代謝產物蓄積)。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就醫。(編輯 李宗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34648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