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侯娟娟 韓堃 通訊員 李沐佳
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近期收治一名因長期飲水不足、飲食失衡導致腎結石的12歲患者,刷新了公眾對結石疾病低齡化趨勢的認知。該院婦女兒童醫院成人、小兒泌尿外科主任徐海亮指出,腎結石的形成與日常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平時要注意飲水量控制、膳食結構調整、礦物質攝入,建立"吃出來的健康防線"。
徐海亮說,腎結石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尿液中礦物質的濃度過高、尿液酸堿度失衡等。當尿液中的某些成分,如鈣、草酸、尿酸等濃度過高時,它們可能會結晶并聚集成團,最終形成結石。腎結石的癥狀多種多樣,可能包括腰痛、血尿、尿頻、尿急、尿痛等。若結石較大或卡在尿路中,還可能引發腎積水、腎功能受損等嚴重后果。所以預防腎結石需要對日常飲食和生活方式進行干預。
徐海亮提醒:“得了腎結石之后,一定要注意改變平常的飲食習慣和飲水習慣,注意增多和減少這四個字,首先要增多平常的飲水量,直至使尿液顏色變清亮,這是初步評判多飲水的一個標準。同時要減少含鈣食物的攝入和高草酸食物的攝入,減少動物內臟、啤酒等高嘌呤食物攝入,平常要注意低鹽飲食,減少高熱量飲料攝入。如果結石直徑小于六毫米,可以通過運動、跑跳、喝水,配合藥物治療,促進結石的自然排出。如果結石直徑大于六毫米,建議體外碎石或者進行手術治療。”
徐海亮建議腎結石患者在飲食上保持多樣化,均衡營養,同時定期進行體檢,及時了解自身的健康狀況。(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34952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