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馬軍領 李京帆 通訊員 賀永明
2月28日,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的村委會門前聚滿了王樓村的男女老少,大家拿著自己親手寫的感謝信和錦旗、榮譽證書,依依不舍地為王樓村即將離任的駐村第一書記劉闖送別。
2017年11月7日,劉闖從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來到正陽縣熊寨鎮王樓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的這七余年,他從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鄭州上街支行的行長變成了王樓村村民們心中的“貼心人”“領路人”,帶領王樓村從一個軟弱渙散的貧困村,成功創建“五星黨支部”,成為遠近聞名的“基層黨建紅旗村”“脫貧攻堅紅旗村”“產業興旺紅旗村”“和諧穩定紅旗村”“河南省第一批鄉村建設示范村”“河南省第一批雙治理示范村”。
“劉書記,您這一走,我們可真舍不得,您可千萬要?;赝鯓谴蹇纯?,王樓村就是你的第二個家!”送別現場,村民們拉著劉闖的手,眼中滿是不舍。駐村期間,劉闖經常把宿舍和辦公室的門敞開著,方便村民隨時與他聯系,為增加與村民間的親近感,用心用情用力為人民服務,他常常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與村民面對面溝通,把村民的意見、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難題一一記下,力求第一時間為他們協調解決,村里每家每戶的生產生活狀況、收入來源、子女教育等情況,他都了如指掌。
為助力王樓村發展,帶領王樓村村民走上“村強民富”的致富道路,他積極奔走,爭取各方資源,為王樓村12個村民組全部修建了“戶戶通”道路、完成實施了“農網低壓改造項目”,修建了廣場、安裝了路燈、建立了扶貧車間、特色種植基地,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出行難”問題,滿足了村民的生活用電和農業生產用電需求,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使王樓村的村民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劉書記,因為您,我們才有了現在的幸福生活,您就是我們的親人!”村民張永松飽含淚水地說。多年前,他因腿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生活困難。劉闖了解到他的情況后,不僅幫他聯系學習廚師技術,還介紹他到鄭州的酒店工作,如今他家已經光榮脫貧,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對劉書記的幫助有說不完的感激。
像張永松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劉闖說,從2017年11月7日第一天到王樓村報到,看到村里面泥濘不堪的道路和破舊的住房,他就更加堅定了自己要真正做點實事,改變王樓村的面貌的信念。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劉闖帶領村兩委干部為群眾辦好事、實事820余件,他在駐村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和顯著成效,贏得了當地群眾的高度認可,為表彰他的貢獻,臨別前,王樓村授予他“王樓村終生榮譽村民”稱號。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劉闖個人工作的肯定,也體現了群眾對交通銀行河南省分行幫扶工作的感激與支持。
現如今,王樓村先后成立了“王樓村富貴種植合作社”“王樓村大春家庭農場”等10多家新型經濟實體,產業發展一片繁榮,呈現出勃勃生機的局面,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力,也為駐村幫扶工作樹立了榜樣。
從村委會到村口,村民們爭先與劉闖擁抱、握手言別,說起這七年,你一言我一語,臉上掩不住的依依不舍。面對來自村民的這份濃濃情誼,劉闖哽咽道:“我雖然走了,但是我把心留給了王樓,你們永遠是我的家人,我會?;丶铱纯吹?。”(編輯 李宗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3-34734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