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三農>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我科研人員在番茄中發現作物高產“開關”

時間:2024-04-08 17:35:22|來源:人民網|點擊量:3852

不需要昆蟲或者人工授粉,栽培的番茄就能實現閉花授粉,且結實率比野生番茄顯著提高,奧秘何在?記者7日從福建農林大學獲悉,該校吳雙教授團隊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取得重要突破——他們從番茄中發現了植物通過調控表皮毛的發育,來改變花器官的結構,形成閉花授粉方式以提高結實率,從而找到了作物高產的“開關”。相關研究成果4月5日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科學》。

番茄是全球消費最多的三大蔬菜之一。鮮為人知的是,它在500年前還只是源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一種野果,經人類馴化才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在此過程中,栽培番茄由原先的開花授粉轉變為閉花授粉,結實率較野生品種有了顯著提高,并推動番茄產量的提升。但這一轉變背后的變化機制,一直不為人知。

該研究發現,在番茄的馴化過程中,現代栽培番茄的雄性花藥邊緣細胞,受三個同源結構域—亮氨酸拉鏈基因的調控,形成了一類具有類似于拉鏈功能的特殊表皮毛細胞。這些表皮毛細胞通過相互交織作用,將花藥單體連接成為一個整體的筒狀結構,并將雌蕊的柱頭完全包裹在花藥內,實現閉花授粉,從而在授粉期間與外界嚴格隔絕,杜絕了外源花粉的接觸和污染。

“在自然界中,植物為應對極端逆境下因缺乏蟲媒可能造成的生殖隔離,也會改變自身的花器官結構,達到閉花授粉的目的。”文章第一作者、福建農林大學博士后吳敏亮告訴記者,在農業系統中,植物的閉花授粉具有較高的結實率,并保證了優良性狀的遺傳,因此成為人類改造作物的重要目標之一。該研究有望通過改變植物的授粉方式,為未來作物增優增產提供重要參考。(記者謝開飛 通訊員曹佳奕)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31886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李宗文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全國已春播糧食7.6% 主產區陸續進入田間管理關鍵期
  • 下一篇:泌陽縣高邑鎮王灣村:香菇飄香 撐起“致富傘”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