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天津市寶坻區南燕窩村的振興禾苗培育專業合作社育秧基地,日光溫室大棚并排而立,農戶正在進行小站稻育秧。如今,從播種、覆土到施肥,現代化農用機械已經成為農戶的標配。
不遠處的史各莊鎮朱楊莊村蔬菜大棚里,草莓西紅柿長勢良好。村里邀請的農業技術人員正在田間地頭指導新品種的種植管理。“專家建議我們控制好土壤濕度,加強防蟲防病等方面的管理,保障高產豐收。”朱楊莊村農民陳百山說。
根據農情調度,今年寶坻區春播作物意向種植面積為55.8萬畝,其中糧食作物為53.4萬畝,蔬菜以及其他經濟作物2.4萬畝。寶坻區農業中心研究員哈德卿介紹:“從3月23日起陸續開始水稻播種,截至目前,寶坻區水稻育秧面積為2980畝。”
為搶抓農時,寶坻區相關部門組織技術人員趕赴水稻種植大戶家,從育秧時期的選種、浸種藥劑的選用、浸種時間的掌握等各方面為稻農提供技術服務,確保培育出健壯秧苗。
黃莊鎮黃莊村水稻種植大戶馬瑞敏說:“近幾年,寶坻區推廣‘合作社+農戶’形式,實行規?;?、集中育種、統一管護、訂單配送。合作社還為種植戶提供優質秧苗,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種糧人數少、種植面積分散、種植效益低的情況。”
今年以來,寶坻區發布田間管理技術指導相關文件5個,組建技術指導服務小組開展服務。寶坻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農業發展中心主任李志國介紹,在農資農械保障方面,目前已完成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儲備2萬噸,農機具檢修3000臺。啟用生產信息定期調度機制,及時追蹤農情進展,精確指導農戶開展田管。
做好技術指導、農資農械保障之外,寶坻區還認真落實防災減災措施,目前已完善發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機制,提前開展防災減災技術培訓。
李志國介紹,寶坻區正在開展全區小麥單產提升整建制區推進項目,力爭通過補施鋅肥、后期“一噴三防”等一系列技術措施,推動全區農作物大面積均衡增產和效益提升。(記者周琳)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31951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