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業,男,50歲,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
1990年西北農林大學農學系畢業后,一直堅持在農業科研與生產第一線。其選育和推廣應用水平在省內領先,主持育成的“金富36”、“創玉198”玉米新品種通過河南省審定。3個玉米新品種都已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保護證書,在豫陜兩省大面積推廣應用2998萬畝,創造了14億元的社會經濟效益。王成業從2010年擔任河南省現代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以來,主持建立了玉米高產示范田30869畝,輻射帶動150多萬畝,為我國玉米生產和糧食安全做出了極大的貢獻。2014年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先進工作者”,2015年被駐馬店市人民政府評為“駐馬店天中科技創新英才”,2016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毛國凡,男,30歲,上蔡縣和諧馬鈴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2009年,毛國凡注冊上蔡縣和諧馬鈴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五統一免”的政策,統一供應脫毒一級馬鈴薯、統一馬鈴薯專用機械、統一馬鈴薯專用農藥、統一馬鈴薯栽培模式、統一調銷產品,免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服務。種植面輻射到上蔡縣各個鄉鎮以及周邊地區,北京、上海、廣東、新疆、東南亞客商已與合作社簽訂多項合同,產品供不應求。目前,毛國凡所在的邵店鄉馬鈴薯種植面積達6500畝,總產值達到20254萬元,安排閑散勞動力5000余人,使3760戶農民脫貧致富。2013-2016年連年獲評“河南省省級示范社”
許衛平,男,53歲,市農業經營管理指導站站長、研究員
1983年信陽農專畢業后畢業以來長期在農業一線工作,先后承擔了農業部、中油所、省農業廳、省農科院等單位下達的重點科研攻關和豐收計劃項目30多項,主持完成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項目60多項,獲省部市廳級以上科技成果獎20多項。2014年他和站內同事同時承擔了中國農洽會優質農產品產品評定等工作,帶病堅持工作,傾心盡力為前來參展的13個省區市、78個合作社服務。2015年,推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辦證工作,經常帶領全站同志沒日沒夜加班加點,努力完成各項任務。2016年被推選為駐馬店市第四次黨代會代表。
汪偉,男,1978年出生,泌陽縣正泰農業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2008年,汪偉放棄穩定的工作,回鄉承包土地從事規模種植。2012年成立了泌陽縣正泰農業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流轉經營土地2054畝,帶領鄉親致富、扶貧助困解難之路。幾年來,汪偉先后邀請省市縣農業專家100多人次,培訓合作社社員6000多人次,提高社員的種養水平。目前正泰合作社的農產品已遠銷北京等地區,產品銷售價格平均高于本地20%,僅種植銷售花生就達2萬多噸,社員戶均增收2萬多元。同時,汪偉結對幫扶本村兩戶貧困戶,幫助汪修勝家擔保貸款5萬元建起了養豬場,年出欄100頭以上,收入8萬多元;墊付種子、肥料款幫助汪維俊家種植高產腰肢花生50畝,使他實現脫貧致富。2014、2015年市級示范合作社。
李艷,女,29歲,駐馬店市農業科學院助理研究員
不論風吹日曬、嚴寒酷暑,常年奔波在田間地頭與實驗室,李艷始終熱愛著這份工作。她用最大的積極性投身于農業工作,拼搏在農業科研生產第一線。她積極參加省內、國內的學術研討交流會,經常去田間地頭大棚指導農民、手把手地教授技藝,足跡遍及全市各縣區田野。參加工作以來,李艷參與選育蔬菜新品種6個、參與申報實用新型專利5項、參與制定地方標準1項,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表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論文15篇。培育出的“駐椒系列”、“駐茄系列”辣椒、茄子等蔬菜新品種,在河南省累計示范推廣200多萬畝,畝增值35%以上,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達10億元。2016年獲駐馬店市第十一屆“青年科技獎”,2016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李志立,男,48歲,汝南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經理、會計師
事跡:李志立在電子銀行部勤勤懇懇工作了六個年頭,幾年來,全聯社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開戶存量達到4.6萬戶,電子銀行業務替代率已接近60%。為了補齊農村金融服務的短板、提高農村金融服務網點覆蓋率和服務的便捷度、實施農民金融自助服務“星羅棋布”工程,實現“農民辦理金融業務不出村”,他跑遍全縣281個村(居)“兩委”所在地,在他的宣傳帶領下,105個農民金融自助服務站、自助終端設備運營正常。今年前10個月,全縣廣大農民群眾通過農民金融自助服務站的設備終端就完成交易量近5萬筆,金額4850萬元。2014年被市農信辦評為“先進工作者”,2015年被省聯社評為先進工作者。
李德俊,男,51歲,駐馬店市久久農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久久糧食產業聯合體理事長、經濟師
他幾十年如一日,艱苦創業、勵精圖治。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久久”面粉品牌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把昔日只有十幾個工人的小磨坊,打造成擁有員工300多名、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河南省糧食加工50強的市重點保護企業。公司目前流轉經營土地1.5萬畝,聯合體經營土地7.6萬畝,吸納農民務工500多人,拉動相關企業50多家,實現了近1000個家庭脫貧致富。他挑著的是一方百姓小康生活的夢想,他守望的是大地豐收的希望。2014年被授予“河南省勞動模范”,2014年榮獲“河南年度品牌人物”,2014年被評為“河南省質量興企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家”。
位永紅,男,49歲,汝南縣惠九農專業種植聯合社理事長
位永紅是汝南縣板店鄉魏嶺村人,2014年他注冊成立了汝南縣黃金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了助力脫貧攻擊,他帶動汝南縣振海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汝南縣宿鴨湖街道辦事處扶貧村周莊村對接,為脫貧村村民提供黃金梨、永紅仙桃的種植技術、免費提供果樹苗等服務。兩年來,他創新工作思路,采取多種形式為當地農民搞好市場信息、業務培訓、技術指導和產品經營等方面的綜合服務,并聯合本縣4家合作社組建聯合社,帶動本鄉及汝南縣其它鄉鎮農戶種植黃金梨、永紅仙桃等果樹3500多畝,為農戶年創利5000多萬元。2016年被汝南縣縣委、縣政府評為“第十二屆汝南縣拔尖人才”。
張寧,男,34歲,博士、教授、河南豐源牧業集團執行總裁
他是中國農業大學博士、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最年輕的副教授。胸懷一顆對現代農業的炙熱之心,他毅然辭掉公職,投身畜牧養殖業,豐源集團創新合作托管養殖模式,公司承擔市場價格風險,讓養殖戶穩賺不賠,探索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徹底解決了養殖污染問題。今年7月,受到了中央環保督導組領導王萬賓的高度贊揚。目前,公司已擁有子公司7家,員工600余人,資產總額4.8億元;年銷售飼料10萬噸,出欄商品豬20萬頭,銷售收入達到8億元;幫助100多戶困難群眾脫貧致富。2015年公司被省政府認定為“重點龍頭企業”、《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示范企業,產品商標“豐源和普”被命名為河南省著名商標。
張小全,男,56歲,平輿縣西洋店鎮三農服務專業合作社主任
2008年5月,身為供銷社老員工的張小全領辦成立了三農服務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努力打造服務“三農”特色平臺,上聯國際、國內名優農資生產廠家,下聯千家萬戶農民,積極為農民提供信息服務技術咨詢,供應種子、農藥、化肥,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在張小全的帶領下,合作社運營8年來,以貼心的服務、優質價廉的商品供應,讓西洋店鎮及周邊鄉鎮2萬多戶農戶,20多萬畝耕地沐浴了專業合作社雨露的滋潤。不僅引領全鎮幾萬農民致富,合作社自身發展也在不斷壯大。2014年被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消協授予“誠信單位”、2015年被河南省授予“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2015年被國家授予 “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張曉霞:女,46歲,泌陽縣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
張曉霞20多年來多次參加農業部、省級、市級科研課題,引進、試驗示范各種農業新品種新技術項目百余項,累計推廣各類新品種2000萬公斤,給農民群眾帶來直接經濟效益1.5億元,推廣新技術19項,年增加社會效益近億元。進行各種技術咨詢,田間指導上萬次,舉辦縣鄉村農業技術培訓班60余場次,直接培訓農民達1萬余人次。是河南省12316農業專家咨詢團成員和河南省農技推廣協會會員。先后在《中國農技推廣》、《中國農業信息》等省和國家級核心刊物及各種研討會發表和交流論文9篇,主編、合編科普教材或培訓資料共16種,約15萬字,使16萬戶從中受益。2015年獲得“河南服務三農優秀科技工作者”。
張新四:男,46歲,驛城區水屯鎮關帝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張新四同志自2008年11月擔任關帝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主任以來,堅持立黨為公,無私奉獻,籌資3000多萬元,把一個偏僻的落后村建成了全市文明村、黨建工作示范村。通過招商引資建成了綜合商貿城,新增上千人創業就業,村民累計增加收入1000多萬元。個人捐款10萬元修繕了村委辦公室,個人帶頭捐款建成了紅色網絡教育家園和群眾文化活動廣場,組織了100多人的舞蹈隊。發動先富起來的村民捐款和爭取上級補助資金,把全村道路全部修成了水泥路。新建了自來水廠,使全村4500多村民和附近4個行政村近萬人吃上了自來水。2014年被授予省級勞動模范,2015年被評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2016年被評為“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耿夕林:男,45歲,市水利局農村水利水??瓶崎L
全力做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工作,帶領各縣區技術人員深入基層一線進行調查摸底,編制全市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先后建成各類集中供水工程947處,受益人口468.7萬人,農村居民集中供水受益人口比例達到75%,農村飲水水質達標率為98%,供水保證率超過95%,位居全省先進行列。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使全市每年實現新增耕地灌溉面積50余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10萬畝左右。2013、2014年獲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全省防汛抗旱先進個人”稱號,2015年獲得市政府“農村工作先進個人”稱號。
栗衛華:男,51歲,市煙草專賣局泌陽縣局局長、經濟師。
他帶領廣大干部職工充分發揮煙草行業職能,實現了泌陽煙草由“大”變“強”,在特色產業富民強縣、煙草產業扶貧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2016年,收購產值154970萬元,實現煙葉特產稅3409.35萬元。全年實現“兩煙”銷售收入81500萬元;實現稅利18000萬元。積極參與扶貧攻堅工作,在他的推動下,泌陽縣煙草局制訂實施了《楊樹崗村煙葉產業扶貧方案》,全村煙葉取得豐收,貧困戶人均受益3070元,煙草局分包的貧困戶當年全部實現脫貧。2014年被評為駐馬店市“五一勞動模范”。
徐立強:男,33歲,平輿縣畜牧局職工
2012徐立強從部隊轉業到平輿縣畜牧局工作,他克服困難,苦練技術,從一名門外漢成為了一名技術能手。在多次下鄉服務群眾過程中,積極向養殖戶宣傳動物疫病防控知識,通過悉心指導,使群眾掌握了一定技術,學會了疫病防控技術,挽回了大量經濟損失。他說:“我愿意在基層工作,為需要我的群眾排憂解難,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群眾走上富裕的道路。”2015、2016年獲在全市第五屆、第六屆動物疫病防控技能“技術能手”稱號,2016年9月獲河南省第四屆畜牧獸醫技能競賽防治員工種第一名,被授予“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2016年10月獲第二屆全國動物防疫職業技能競賽個人一等獎,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高含倫:男,47歲,泌陽縣盤古鄉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助理農藝師
當了十年林站站長的高含倫一直把綠化荒山、植樹造林作為己任,工作期間發動群眾造林4萬余畝,2002年指導盤古鄉完成退耕還林8000余畝,結合農業局培訓新型農民總人數達2000余人。2005年擔任盤古鄉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以來,他建協會、拓市場,牽頭組建養殖協會,新建沼氣池500口,帶動培養出了160戶種植大戶、101戶各類養殖大戶,有利推動了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據統計,全鄉經各類協會組織銷售的產品給當地農民帶來600萬元的收入。
彭春喜:男,58歲,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研究員。
34年來,一直工作在農業生產、科研、推廣第一線。近年來,他為全市引進推廣多項重大農業技術,使全市花生起壟種植技術推廣普及率達到80%以上,畝均增產15%左右;小麥高產創建示范區平均畝產618.7公斤。常年與農業技術人員深入鄉鎮、村組農田,了解和掌握農民的科技需求,有針對性地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把先進實用技術送到千家萬戶。多年來,他先后出版專著2部,公開發表論文6篇,交流論文2篇,培訓縣、鄉級農技人員、農民科技示范戶5000余人次,咨詢指導農民1.5萬多人。2014年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先進工作者”,2015年被市政府授予“駐馬店市天中科技創新人才”、2016年被評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
彭艷東:男,44歲,確山縣互利農機合作社理事長。
成立于2009年互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現有社員102人,各類新型農業機械100多臺套,流轉經營土地2900多畝,年累計作業面積12.6萬畝,總收入600多萬元。帶動周邊群眾種植2000多畝優質花生,平均畝產800多斤,畝增收100多元。組織社員廠價團購化肥,減少成本。給社員實行五統一種收模式。合作社堅持開展扶貧助困,多年來,免費上門幫助周邊村莊孤寡老人和貧困戶搞好機收、機種、機播,解決實際困難。2014年被國家九部委評為“國家示范合作社”,2016年被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花生生產基地”。
潘巨,男,54歲,確山縣留莊鎮趙樓村黨支部書記、確山縣奇潤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為了發展現代農業,他自己帶頭流轉200畝土地,引進水稻生產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種植富硒大米。他吸納2200戶農戶成立了奇潤種植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加合作社加農戶的模式,建設現代生態功能農業產業園,種植的富硒大米1300畝,硒含量達到358微克每公斤,每畝水稻增收800元以上,叫響了“薄山湖”商標,幫助全村8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53人初步實現了全面脫貧目標。同時,帶領村兩委籌資1400多萬元,修橋鋪路、建設農耕文化園、文化廣場、健身園、衛生室等,改善村容村貌,使趙樓村成為確山縣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標桿。確山縣人大代表,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致富帶頭人。
戴子星,男,50歲,中共黨員,正陽縣正星蔬菜研究所所長、農民種植合作社理事長,高級農藝師。
通過農業科學研究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繁育推廣西瓜、辣椒等瓜菜新品種50多個,全國推廣面積300多萬畝,帶動全國各地近萬戶農民種植瓜果、蔬菜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繁育的“代興”牌辣椒新品種在安徽省蔬菜博覽會中,榮獲一等獎。戴子星與南京農科院聯姻創辦了正陽縣正星蔬菜研究所。以正星蔬菜研究所為依托,在村里成立了西瓜協會和辣椒栽培技術協會,采取“科研所+協會+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出500多個西瓜、辣椒專業戶。為當地農民年增加經濟效益600萬元。2015年被評為“河南省科技致富狀元”。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7780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