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正加快探索人才自主培養的新路,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筑牢人才之基。
臨近春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磁兼容團隊仍在為中國空間站電磁安全提升開展科研攻關。過去一年,中國載人航天不斷創造新紀錄,逐夢蒼穹的征程是創新能力的比拼,也是錘煉人才的戰場,博士生杜萬里就在參與電磁干擾排障工作中獲得了成長。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培養人,在科研攻關一線鍛煉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更加重視人才自主培養,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頂尖科技人才,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團隊,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作為創新人才培養的搖籃,我國高等教育不斷修煉內功。瞄準“0到1”的研究,77所大學建設了288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基地。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已建成12個未來技術學院、50個現代產業學院和一批專業特色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溥淵未來技術學院瞄準未來能源和健康的關鍵技術,成立了10個研究中心。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需要創新人才,也離不開技術技能人才。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納入國家戰略人才行列。2022年11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啟動了“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將加速培養20萬名適應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這個寒假,在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技能小將”集訓隊正在跟崗實踐,由中國中車集團的首席技能專家親自指導,共同培養軌道交通裝備智能制造技術的現場工程師。
技能大師當導師,產業標準進課堂,像這樣的產教深度融合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各地培育的產教融合型企業已達4600多家,00后畢業生史先良正是得益于這樣的培養,如今已經是企業的青年骨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邁上新征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聚焦人才支撐戰略,我國將加快教育強國建設,在人才競爭中贏得主動,夯實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人才之基。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285096-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