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熱點>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文明祭奠新風尚丨渠首不見煙火起 移民植綠寄相思

時間:2023-04-06 10:47:06|來源:|點擊量:7541

 河南日報記者 孟向東 刁良梓 本報通訊員 申東

“爹,媽,兒回來了!”4月3日,在淅川縣倉房鎮的沿江村舊址,移民吳德勝的呼喊聲回響在丹江岸邊。

2011年,為了丹江清水北送,吳德勝幾兄弟與30多萬南水北調移民一起離別故土與親人,遠遷數百公里外的新鄉輝縣市。

“早上一張網,晚上魚滿艙。”吳德勝喃喃地說。離家12年,丹江畔的漁歌古渡以及江上的點點帆影,總出現在吳德勝的夢中。“半截子入土了,回一次少一次!今年清明,必須回老家看一眼,去父母的墳前磕兩個頭!”早在年初,吳德勝就在心底暗自許諾。

4月3日一早,吳德勝坐上了輝縣到淅川的移民專線客車。而在淅川,二哥吳德超也早早趕到村頭,在停車點望眼欲穿地等待弟弟的歸來。雖然平常通過視頻電話就能交流,但兩兄弟的這次相見,仍讓他們紅了眼眶。

遠離故鄉12年,對于像吳德勝這樣遠遷到青海、湖北、河南三省七縣(市)的36.8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來說,卻像是經歷了滄海桑田。每逢清明,他們總會不約而同地回到魂牽夢繞的故鄉,給祖墳培兩捧土,用他們獨有的方式表達對故土的思念。

“到家了,到家了!”車剛一停穩,吳德勝便拿上專門買的松柏樹苗,來到祖墳前,焚香、鞠躬、栽種樹苗……一招一式,都一絲不茍。“燒紙放鞭不環保,現在不時興了。就種棵小樹吧,讓它陪伴雙親,共同守護丹江母親河吧。”

吳德勝發現,今年清明跟往年大不一樣,幾乎看不到焚燒紙錢祭祖了。據記者了解,淅川縣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近年來大力倡導文明新風、推進移風易俗,鼓勵以網絡祭奠、鮮花祭奠、清掃墓碑、植樹綠化等低碳環保的方式緬懷先輩、追念故人,以實際行動傳承美德、守好碧水。

臨行時,吳德勝再望一眼故土,看著剛剛栽下的柏樹苗,朝著丹江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無論搬到哪里,這永遠是我們的根,以后每年我都要回來。”他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28956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鄉村振興,人才先行”系列報道④丨企業家入鄉 帶動鄉鄰家門口就業
  • 下一篇:省委財經委員會召開第十次會議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