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他們,要跨過最高的山,探索最遠的海,觸及最閃耀的星辰。他們,“俊”朗健勁,也有“君”子之范。他們的名字用榮耀鑄就,他們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讓我們共同走進優秀河南籍軍人的故事,看他們如何用凡人身軀守護山河錦繡。
大河網訊 上天、入地、下海;穿叢林、越壕溝、攀懸崖,隱蔽滲透;漂孤島、眠雨夜......這是河南籍女兵、海軍某部班長王亞茹每天帶領戰士們進行訓練的日常。
訓練是殘酷的,但為練兵備戰,王亞茹和戰友們都說:“我們不是嬌滴滴的小女生,我們都是堅強的女戰士。”
“考核拿第一名的時候最開心”
“伯伯和哥哥他們都有過當兵的經歷,所以在我小學的時候,老師布置了一篇題為《我的夢想是什么》的作文,我就寫了軍人。”帶著從軍的夢想,在海南大學中文系就讀的王亞茹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年年報名。在2016年大三那年,她終于成為“萬里挑一”的特戰女兵。
“我最開心的事情其實有很多次,但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每次考核的時候能拿到第一名。”王亞茹告訴記者,軍人為打仗而生,時刻練兵備戰。她把排隊洗漱的間隙也擠出來加練,迅速熟練掌握了擒拿格斗、捕俘、游泳、潛水、爆破、攀登、索機降、射擊、駕駛等多種軍事技能。
“王亞茹是一個不服輸的人,我們作為同年兵,每次訓練的時候,不管是在攀登還是在踩繩上我們爬得有多快,她一定要超過我們,爬得比我們更快。”在戰士鄢淳眼中,王亞茹是無論大小比賽,一定勇奪第一的“拼命三娘”。
“偵察兵,分秒必爭”
在王亞茹的兜里,總有一個小本。她每天都對自己的訓練進行一次又一次的“復盤”:“上次打靶幾環?”“這次攀登是多長時間?”“與上次比有啥需要改進?”
海上求生是王亞茹覺得最難但也是迅速適應的項目——被繩子捆著扔進大海,必須深吸氣把自己浮起來,嘴里可能會灌水,然后用牙把繩子慢慢咬開。但王亞茹創造了第一天下海,第二天三公里長游考核,第三天武裝泅渡考核的“神操作”。
王亞茹日常訓練
“作為一個偵察兵,我們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都是分秒必爭。我不能說因為手腳被捆綁住之后影響我后續的作戰行動,所以我就必須努力練習自己的水性,克服掉對水的恐懼,把自己盡快解脫開執行后邊的行動。”王亞茹帶著這般“要做就做最好的兵,就做第一名的好兵”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難,男兵的訓練課目她一樣沒落下,雙手的老繭見證她成為全旅攀巖最快的“壁虎”。
當兵不滿一年,成績優異的王亞茹就被選送參加“慶祝建軍90周年”朱日和沙場閱兵。
“我還不舍得脫下這身軍裝”
“每次回家都不敢挑夏天的時間,因為夏天比較熱,穿著短褲短袖,我媽就會看到我膝蓋上、胳膊上的疤,我不想讓他們太擔心,所以一般我都會挑天冷的時候回家,穿得比較厚,疤也就給遮起來了。”齊耳的短發、干練的身姿,一顰一笑間無不顯示出王亞茹作為特戰女兵的英姿颯爽。也許只有在面對家人和戰友時,王亞茹才會顯出羞澀和屬于女性最細膩的柔情。
“我對亞茹班長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兇、很嚴厲,但她其實是一個愛笑的樂天派,做什么事情都會拼盡全力,也非常關心照顧身邊的戰友。”班長是戰士朱夏怡心中的榜樣,她告訴記者,剛下連隊的時候只是覺得現王亞茹的要求和標準都比較高,但是慢慢地接觸下來,就被她身體中不服輸的能量所感染。
王亞茹和戰友在一起
記者了解到,在王亞茹的帶動下,她所在連隊多次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文明崗”,還榮立集體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作為一名211院校中文系畢業的學生,王亞茹有寬廣的就業前景,也正因此,經常有人問起她是否會一直留在部隊的問題,王亞茹說自己不舍得脫下這身軍裝,“我們女兵都是萬里挑一的。我覺得自己當兵還沒當夠,還有很大的力氣跟勁頭兒,可以在部隊里面發揮更多的作用。”王亞茹告訴記者。
當青春與大海相遇,王亞茹用巾幗不讓須眉之勢守衛著祖國南疆,展示了自信、勇敢、堅持、超越的海軍女兵之美。(董蕾)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29634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