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郭北晨 實習生 王銀娜)1月18日,全省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召開,著眼推進城鄉建設、建筑業發展、住房供應體系“三個轉型”,聚焦城市更新、城市精細化治理、建筑業提質增效、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宜居和美村鎮建設“五個重點”,守牢城市運行安全、建筑施工安全、房屋建筑質量安全“三條底線”,明確了今年要做好的11項重點工作,加快建設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城市更新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發展。我省將聚焦“一主兩副”重點城市和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老舊小區改造、“三大工程”、完整社區建設等重點領域,計劃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萬戶以上、完成“瓶改管”12萬個、新建充電樁2萬個,改造燃氣等老舊管網4000公里以上。
按照全生命周期理念,我省將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治理精細化、智慧化、法治化、人性化。堅決拆除不必要的城市圍擋,因地制宜增建停車泊位、小微綠地;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省轄市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力爭達到95%;加強“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和無障礙設施建設,常態化推進公園綠地開放共享。
2023年,我省保交樓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國家兩批專項借款項目落地直接配資165.9億元、間接配資373.8億元,專項借款項目交付41萬套,超額完成國家確定交付的年度目標任務。今年上半年,國家兩批專項借款項目要基本建成交付,同時積極穩妥推進重點房企化險,做好在建房地產項目保交付工作。
在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方面,我省將建立“人、房、地、錢”聯動機制,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堅持租購并舉,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借鑒上海“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模式,以人口凈流入城市為重點,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助力青年人、新市民輕裝上陣。
在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方面,住建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開展歷史文化資源普查,將更多具有保護價值的歷史遺產納入保護名錄,年底前完成全省各級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街區規劃期至2035年的保護規劃編制審批,因地制宜采用微改造的“繡花”“織補”方式,穩妥做好修復修繕。
“人民群眾對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等美好生活需要越來越迫切。全省住建系統要順應城鄉建設、房地產和建筑業轉型發展的新形勢,奮力打開住建事業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局面。”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高義表示。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31129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