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立足受托主體 回歸保障本源 個人養老金市場助力 保險資管迎發展新機遇
近年來保險資管公司資產管理規模數據來源: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 2018年,《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發布,作為資產管理行業的首部統一監管、全面監管的綱領性文件,指導行業從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目前為止,資管新規出臺即將迎來五周年,我們系統回顧銀行、保險、信托行業轉型發展歷程,總結行業發展新特征,并站在新的歷史時點展望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2022年是資管新規落地元年,保險行業在制度層面也有一系列調整。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下稱“償二代二期工程”)正式落地,到《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下稱“《規定》”)的出臺,均為保險資管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業內人士指出,面對快速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保險資管公司應盡早行動,補齊獨立性及市場化的短板,練好內功,迎接發展新機遇。而保險行業參與個人養老金相關政策的落地,將為保險產品帶來增量資金,亦將助力保險資管行業發展。
監管機構有序推進優化保險資金運用
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24.5萬億元,同比增長8.67%。其中,銀行存款2.85萬億元,債券10.10萬億元,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2.91萬億元。
近年來,監管層面持續鼓勵保險資金穩步增加權益類資產配置規模,充分發揮在優化投資者結構、穩定資本市場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銀保監會12月23日發文透露,將有序推進優化保險資金運用。
自2020年以來,涉及保險資管業務的一系列政策陸續發布,行業監管框架已經基本確立。今年初,償二代二期工程落地,保險資管新規元年正式啟幕。監管機構通過完善利率風險的計量方法,細化投資端各類資產的計量準則,引導保險業回歸保障本源。2022年7月,《規定》出臺,則從監管目的及定義上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納入大資管市場。
長城證券認為,雖然《規定》將保險資管公司從保險公司中剝離,但從長遠來看,此舉對兩類公司都有利,在為保險資管公司樹立長期價值投資導向的同時,對保險行業進行了簡化,讓保險公司更加注重于對產品的開發和維護,讓保險行業回歸保障本源。普華永道指出,保險資管公司的明顯優勢是管理長期資金,資管新規及《規定》的出臺消除了諸多行業壁壘,為保險資管進入大資管市場開“綠燈”。
上述政策也進一步強調了受托管理人的主動管理責任。保險資管公司正在力爭發揮傳統能力優勢,在服務保險主業的基礎上拓展業務邊界,搭建綜合型資產管理服務體系。對此,工銀安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單凌表示,保險資管公司在專戶管理模式下,通過專業的資產配置能力為客戶獲取長期穩健的投資回報,充分發揮其長期以來在信用風險能力、股票能力和股權能力方面積累的優勢;同時,借助保險資管產品推陳出新,通過組合類產品、債權計劃與股權計劃提升投資者資產配置效率,并通過在養老產品與ESG產品的創新進一步拓展業務外延與能力邊界。業內人士指出,面對快速增長的財富管理需求,保險資管公司應盡早行動,補齊獨立性及市場化的短板,練好“內功”,迎接發展新機遇。
保險資管將成個人養老金融體系支撐力量
根據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目前,我國保險資管公司已達33家;截至今年8月,各保險資管公司通過發行保險資管產品、受托管理資金等方式,管理總資產超過20萬億元。
保險資金規模長期穩健擴張,推動保險資管公司的資產規模穩定增長。保險資管公司在長期資金管理、大類資產配置、長久期資產創設和絕對收益獲取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已經成為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的核心管理人、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
11月22日,銀保監會印發《關于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補齊了產品端主體監管制度,并對參與經營個人養老金業務的險企提出所有者權益、風險評級、償付能力充足率等方面要求。機構普遍認為,保險行業參與個人養老金相關政策的落地,將為保險產品帶來增量資金,亦將助力保險資管行業發展。
從產品端來看,開源證券表示,頭部險企資本較強且風險評級較高,有望于早期布局個人養老金業務,預計后續上市險企將深化參與,不斷豐富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供給;興業證券認為,隨著個人養老金體系建設進程加快,面向養老、傳承和理財需求的增額終身壽險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
從投資端來看,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穩定性強等特性,與養老資金等長期資金高度契合。“保險公司一般會通過資管子公司來管理養老產品帶來的增量資金。而保險資管公司具備產品組合創設和長久期優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場波動,從負債端需求、絕對收益等方面著手,以實現投資收益。這與養老金這種長期資金的屬性是相匹配的。”一位熟悉保險行業的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云認為,保險資管產品具備長期資金管理、規范投資運作、多元投資選擇及產業鏈構建等能力,是完善個人養老金融體系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記者 胡恩燕)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2-28374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