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河南省氣象臺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7月7日白天,黃河以北和鄭州、開封西北部、洛陽北部部分縣市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高溫環境是誘發中暑的危險因素,特別是對于戶外工作者,如何避暑就成為伏天的焦點話題,如果中暑嚴重甚至會因熱射病而危及生命。
在超高溫下如何避免中暑?如何預防熱射???7月7日,由河南省科協主辦,大河網承辦的科普中原百家談第三十一期邀請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李勝云和教官王培松兩位專家,向大家科普高溫情況下如何警惕“高溫殺手”熱射病。
科普中原百家談第三十一期
警惕丨濕熱環境中這些人容易中暑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李勝云介紹,中暑是指人體在高溫環境下,由于水和電解質丟失過多、散熱功能障礙,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功能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熱損傷性疾病。一般來說濕熱環境比干熱環境更容易發生中暑,在溫度大于32℃、濕度大于60%、通風不良的環境中長時間工作或進行強體力勞動,又沒有進行足夠的防暑降溫措施時,對高溫環境適應能力差的人容易發生中暑。還有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產婦、體弱、肥胖、饑餓、疲勞、先天汗腺缺乏或廣泛皮膚損害(如大面積燒傷后瘢痕皮膚)人群都容易發生中暑,另外一些藥物應用如阿托品等也是發生中暑的誘因。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副主任李勝云
危害丨“高溫殺手”熱射病為致命性急癥
李勝云介紹,根據中暑的臨床表現輕重程度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
先兆中暑一般是處于高溫環境一段時間后,會出現口渴、乏力、頭暈、目眩、惡心、胸悶、心悸、多汗等癥狀,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蛘呗杂猩?,不超過38℃。
輕度中暑可有面色潮紅或蒼白、惡心嘔吐、胸悶、頭暈、眼花、無力、大汗、四肢麻木等表現;輕癥中暑除上述癥狀加重以外,體溫升到38℃以上,會出現早期循環功能紊亂的癥狀,表現為面色潮紅、大汗淋漓、煩躁不安、皮膚灼熱;或者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四肢濕冷,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等虛脫狀況。
重度中暑除上述癥狀外,還可有呼吸急促、高熱、肌肉痙攣、血壓下降、煩躁不安、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說,中暑是一種可以威脅生命的急癥,一定要高度重視。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教官王培松
“熱射病是中暑癥狀中最嚴重的類型,是一種致命性急癥,典型表現是高熱和意識障礙,體溫可達40~42℃甚至更高。”王培松補充道,熱射病分為勞力性和非勞力性兩種類型。勞力性主要是在高溫、濕度大、無風天氣下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體育運動時內源性產熱過多造成的,患者可表現為大量出汗,心率可達160~180次/分鐘,脈壓增大,可出現橫紋肌溶解、急性腎衰竭、肝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等。
非勞力性則是年老、體弱或有慢性病的患者在高溫和不通風的環境中停留時間過長,導致自身體溫調節功能障礙,進而引起散熱減少,中心體溫驟升,導致中樞神經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皮膚干熱發紅,但84%以上病例無汗,初期表現為行為異?;虬d癇發作,繼而會出現譫妄、昏迷,嚴重的出現低血壓、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腫、腦水腫等。
處置丨熱射病患者必須盡快送醫
“對于先兆中暑與輕癥中暑,應立即撤離高溫環境,在陰涼、通風處安靜休息,同時口服淡鹽水或清涼的含鹽飲料。詢問病情,若患者意識清醒,詢問其之前是否有頭暈、頭疼、飲水不足、過度疲勞等情況。有血壓下降、脈搏細數等循環功能紊亂的患者,應盡快送醫給予葡萄糖鹽水靜滴。”李勝云介紹。
對于熱射病患者必須緊急搶救,盡快送醫,在識別癥狀后30分鐘內將核心體溫降至38.3℃。將患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低溫環境,脫去衣服,按摩四肢皮膚,使皮膚血管擴張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對無循環障礙的患者,使用循環冷水(約20℃)浸泡全身至頸部,或用冰水(約2℃)浸泡,同時進行攪拌以增加熱傳遞散熱降溫,同時連續監測直腸溫度,直至到終點核心溫度。對循環障礙的患者可用蒸發散熱降溫,如用15℃冷水反復擦拭皮膚,同時應用電風扇或空調加快散熱。也可在頭部、腋窩、腹股溝處放置冰袋,并用電扇吹風,加速散熱。農村無上述條件時可用井水或泉水浸泡或擦洗,促進蒸發降溫。“在給患者降溫的同時一定要密切觀察患者狀態,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確保呼吸和循環正常。”李勝云表示。
預防丨這些防暑降溫“小貼士”助你遠離熱射病
高溫情況下,如何預防中暑或熱射病的發生?李勝云提出7點建議:
①天氣炎熱時,不論是否口渴都應及時補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是預防中暑的關鍵。多喝清涼的水、淡鹽水、果汁或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過多飲用含咖啡因或大量糖分的飲料。
②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劇烈運動或戶外活動,如果必須外出,盡量選擇清晨或晚上較涼爽的時間,避免在11:00—15:00時間段內暴露于陽光下太久。
③選擇寬松透氣的衣物,盡量選擇淺色和棉質面料,以便更好地散熱和吸濕。
④使用遮陽工具,如佩戴寬檐帽、太陽鏡和使用防曬霜來保護頭部、眼睛和皮膚不受陽光直接暴曬。
⑤如必須在高溫環境中工作,需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⑥適度鍛煉,有助于提高耐熱能力。但要選擇在涼爽的地方進行輕度運動,盡量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如室內空調房間或有樹蔭的戶外環境。避免劇烈運動。
⑦注意飲食和營養攝入,均衡飲食,增加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避免過量攝入油膩和辛辣食物,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保護丨堅守戶外崗位的勞動者這些“裝備”有備無患
高溫情況下堅守戶外崗位的勞動者需要注意什么?要配置哪些勞動保護用品?對此,王培松介紹,對于不可避免的戶外勞動者也是需要注意補充水分、防曬保護、調配工作時間、定時適當休息、適當的穿著、健康飲食。同時還應發揮團隊優勢進行互助式的健康狀態監督,合理調整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必要時與他人交流分享也很重要。如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皮膚發紅等中暑癥狀,要及時采取措施并尋求醫療幫助。
高溫環境下,建議配備這些勞保裝備:具有較高防曬系數的防曬霜,注意每隔2小時重新涂抹一次;寬檐帽或遮陽帽;太陽鏡;高領透氣工作服;清涼頸巾;耐高溫手套;透氣鞋;水壺或水瓶。如有條件,可在工作場所配備防暑降溫清涼飲料、降溫品,比如鹽汽水、綠豆湯、豆漿、酸梅湯等,飲用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還可準備風油精、藿香正氣水及仁丹等防暑降溫藥品。(申華/文 范昭 牧堃 楊鑫陽 王雙飛)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2-29499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