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消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2018年電商十大事件盤點

時間:2019-02-28 09:09:44|來源:北京商報|點擊量:42976

 這一年,“水大魚大”的互聯網行業紛爭不斷。老牌的電商巨頭各自為營,鯨吞式整合多方資源;社交電商以強大的攻勢沖向資本市場,甚至攪動著既有的電商格局;而跨境電商的政策如春風般吹動著寂靜許久的行業,眾多跨境電商迎來新一輪博弈。

零售變局 京東蘇寧萬達創建零售聯盟

互聯網巨頭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一筆戰略投資誕生在2018年。1月29日,騰訊、京東、蘇寧等共投資340億元收購萬達商業14%股份。引入新戰略投資者后,萬達商業將更名為萬達商管集團,1-2年內消化房地產業務,萬達商管此后將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各方將推動萬達商管集團盡快上市。商業領域向來是無利不起早,即使是分屬不同陣營的互聯網和零售巨頭,這次也被促成到了同一陣營??梢钥吹降氖?,不論是持續深化“無界零售”理念的京東,還是不斷加碼智慧零售的蘇寧,都將線上線下融合確立為發展的主基調。

京東物流 獨立運營獲資本青睞

資本向京東物流遞上橄欖枝。2月14日,京東物流融資25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局集團、騰訊等機構,投資方持股比例為18.6%,京東持股81.4%。本輪融資成為京東物流在自動化、無人機和機器人等領域繼續深化的基礎。在電商激烈的角逐過程中,物流已然成為京東的護城河,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的品牌商除了注重京東的流量外,物流顯然更具吸引力。2018年,京東物流不斷新增業務,10月18日推出個人快遞業務挺進C端快遞市場,11月23日進攻物流上線京東快運。當前,京東物流與行業內眾多競爭對手近身博弈,也力保自身在電商領域的地位。

餓了么被收購 本地生活服務再生波瀾

電商讓本地生活服務業有了更為清晰的楚河漢界。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完成對餓了么全資收購,該筆融資被視為中國互聯網歷史上最大一筆單筆收購。6個月后的10月12日,阿里將餓了么和口碑兩大業務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阿里新零售餐飲領域中的兩路大軍,口碑與餓了么最后走向了融合發展的路徑。經歷百團大戰勝出的餓了么與美團外賣,逐漸走向了兩條不同的路線,前者投靠阿里成為新零售中的一枚棋子,后者則赴港上市進入資本市場摸爬滾打。

京東“6·18” 1592億之外的資源整合

6月1日-18日京東商城累計下單金額達1592億元,同比增長33%。“6·18”始于京東店慶但已不僅局限于京東,電商企業早已打破隔閡貼上“6·18”標簽,電商與實體商超間的界限也越發模糊,跨渠道聯動替代驅動成為今年全新關鍵詞。今年“6·18”期間,電商與實體零售商間的合作正呈現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趨勢。垂直電商、商場超市、時尚品牌借此搶食線上與線下流量蛋糕,挖掘潛在的增量市場。電商間的較量聚焦在物流體系、供應鏈體系以及渠道融合等維度,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和資源調度的協調性被不斷放大與強化。

拼多多上市 社交電商出盡風頭

7月26日,拼多多赴美上市,最終募資16.3億美元。拼多多一直面臨質疑,但也在不斷填補短板,清肅平臺內的山寨和假貨,加速與品牌商合作。拼多多的上市集中放大了社交電商的價值,每日一淘、貝店、云集微店等社交電商快速掘金。與此同時,基于微信的社區團購組建了新的陣營,鄰鄰壹、十薈團、呆蘿卜、考拉精選等社區團購企業先后獲得融資,同時,騰訊、京東、盒馬、美菜網等一批互聯網行業的大小巨頭也先后向社區團購伸出了自己的觸角。一批采用社交方式起家的電商盡可能地尋求著生存空間,電商巨頭則將觸角伸向社交電商領域,資本也因此分外青睞。

北京成綜試區 進口電商再獲利好

跨境電商的利好消息接連落地。8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同意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同意在北京市等22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同日,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批復》進行了解讀。至此,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數量將從13個增加至35個,基本覆蓋了主要一二線城市。此次新增的22個城市是我國第三批跨境電商綜試區。值得注意的是,本次22個城市的布局開始逐步向內陸延伸。新設綜試區有利于企業對歐洲和東南亞市場的開拓和布局,或可提高企業從這些地區進口商品的物流和通關效率。

電商法落地 野蠻競爭將剎車

經過各方利益的反復拉鋸,電子商務法一錘定音,電商野蠻生長時代終將結束。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表決通過了《電子商務法(草案)》。隨著法案落地,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范電子商務行為有了一部專門的法律,這也是我國電商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從2013年底正式啟動立法進程直至今年最終通過,涉及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經營行為、合同、快遞物流、電子支付等多項內容,在電商經營資質、納稅、知識產權、責任劃定、處罰標準、跨境電商等多個方面對中國電子商務行業進行了立法。

張勇接棒 阿里步入“后馬云時代”

阿里的電商帝國已經羽翼漸豐,馬云則將退居幕后成為阿里的靈魂掌舵人。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以一篇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讓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張勇一年后接棒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一事塵埃落定,教育、脫貧、環保與公益則是馬云未來的關注方向。作為阿里的創始人,馬云激蕩19年。掌舵人影響著企業的當下與未來,馬云用十年搭建起來的合伙人制度迎來正式的考驗,該制度將成為確保阿里這艘航母平穩行駛的壓艙石。隨著馬云交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權杖,阿里“后馬云時代“的帷幕正式拉開。

首屆進博會 電商爭奪境外商家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11月5日在上海開幕。此次進博會交額易采購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額578.3億美元。京東與蘇寧進博會期間的訂單額均達到千億元,阿里則計劃在未來五年達到全球2000億美元進口額,唯品會、網易考拉等眾多電商企業同樣在爭奪場內的商家資源。博弈之余,電商企業、前端供應商與終端消費者間的關系被不斷重構。首次敲開中國市場的進口品牌急于洞悉中國消費市場,而中國消費者想尋求新奇且實用的品牌。如何讓兩端做到互通有無,考量著電商這位“中間人”的調和能力。

“雙11”十年 多方資源提速融合

2018年“雙11”達到頂峰,一場現象級商業再度創造了新奇跡。11月12日零點,天貓“雙11”成交額的數字最終定格在了2135億元,相較于去年增長了近27%。曾經僅在線上狂歡的“雙11”已經深入到線下延展至供應端,并調動著千萬個品牌商、商超、百貨購物中心、物流、金融企業一同聯動。據了解,20萬家智慧門店、62家銀泰百貨、近100家盒馬鮮生、470余家新零售商超為“雙11”配備了資源。實際上,“雙11”繁華背后隱藏著行業陣痛,渠道融合尚存壁壘,數據打通仍需摸索,海外物流體系剛剛起步,生產與消費的矛盾無法完全調和,企業想要把脈商業走向還需時日。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3-23167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楊麗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餓了么“重啟”有菜開打外賣供應戰
  • 下一篇:北交所首個指數將正式上線 樣本股覆蓋16個細分領域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