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消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警惕網絡購物隱形侵權行為

時間:2023-03-31 09:43:18|來源:經濟日報|點擊量:32973

□ 郭存舉

生活中,不少人有類似經歷:在電商平臺完成購物后,隔三差五便會接到商家的推銷電話。一方樂此不疲,另一方則不堪其擾。其中隱藏的種種侵權行為,應引起各方警惕。

如此精準的推銷電話,源于商家違規利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二次甚至多次營銷。網絡購物中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收貨地址、手機號碼等,是完成交易的必要條件。不良商家正是看中消費者個人信息的價值,進而打起了歪主意。

消費者在電商平臺下單,是對商家產品和服務的信任。商家濫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不正當的獲客營銷,不僅透支消費者信任,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商家擅自使用消費者信息于法不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消費者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平臺商家作為掌握消費者個人信息的主體之一,對此類信息不但不能另作他用,還應嚴防消費者信息泄露。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期發布的消費維權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受訪者認為當前消費環境越來越好,但仍存在短板問題,其中個人信息泄露最為困擾消費者。不良商家利用消費者個人信息進行詐騙、敲詐勒索等犯罪行為時有發生。為此,有必要采取更有力措施規范網購交易商家行為,以便更好保護個人信息。

商家營銷可以形式多樣,但必須合理合法。商家應該意識到,從長遠看,失范營銷是對自身形象的傷害,為一時之利忽視品牌美譽度得不償失。自覺摒棄違反法律法規、損害消費者權益的套路手段,通過高質量的產品、高水平的創意、高標準的服務打動消費者,才能持續發展。

近年來,個人信息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我國已形成相對完善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體系。但隨著技術及應用的發展迭代,消費者正面臨著更加復雜多樣的信息使用場景。因電商平臺和消費者地位不對等,消費者維權艱難,各方應共同作為,嚴格落實個人信息保護認證機制,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筑牢信息安全邊界。

當前,消費呈現復蘇回暖態勢,只有更加重視消費體驗,不斷優化消費環境,才能持續提振消費信心。聚焦線上消費環節,除了濫用消費者個人信息,新型消費的種種隱形侵權行為還有不少,包括砍價集贊拉人頭、混淆“定金”和“訂金”、超售套券難兌換等,應加大亂象整治力度,營造更加風清氣正的消費環境。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3-28919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劉潔瓊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拓展服裝消費新增量
  • 下一篇:正道香油挺進中亞市場 首站吉爾吉斯斯坦!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