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家國有銀行存入的215.16元活期存款在19年后只剩下8.67元,其間從未支取。”家住浙江的左旭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他被銀行告知,賬戶里余額減少是因為銀行從2006年6月開始按照每個季度收取了3元的小額管理費。所謂小額管理費,是銀行針對日均余額低于一定數額的賬戶,每月收取一定金額的管理費。在社交平臺上,多家銀行的持卡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銀行劃扣了小額管理費。
眾所周知,我們把錢存入銀行的目的是長利,讓存款變得更多。然而,215.16元活期存款,19年后居然只剩下了8.67元,這真是離了個大譜!
銀行收取小額管理費的初衷大致有兩個:其一,是為了可以減少“睡眠賬戶”,避免資源浪費。其二,促使客戶對銀行賬號進行合并,提高客戶金融理財意識。如此初衷,看似沒有問題,但“小額管理費”自2006年誕生以來就伴隨爭議。2022年,中國銀行宣布取消這筆費用。
“睡眠賬號”被收起小額管理費,很難不被質疑——從字面上理解,我們的賬號都進入了“睡眠狀態”,銀行更容易管理,怎么還被收取管理費了呢?再者,銀行想整合賬號資源,完全可以通知客戶,將二級賬號合并到一級賬號里,為何通過收費的手段,調動客戶整合賬號資源的積極性呢?
事實上,銀行收取小額管理費在法律層面未必站得住腳。銀行的任何收費,都必須在合法的基礎上,履行收費公示和提示義務,保障客戶的知情權;否則,就侵犯了顧客的知情權,將收取的相關管理費退還給客戶。另外,哪怕是未實名的銀行賬號,不影響銀行應履行的告知義務。
2017年7月,發改委和原銀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取消和暫停商業銀行部分基礎金融服務收費的通知》,重申各商業銀行對一個本行賬戶免收年費和賬戶管理費。所以,銀行應主動告知、提示客戶申請將二級銀行卡的小額存款轉移到指定的免費賬戶上。如果銀行真的做到了,就不會出現“215元存19年只剩下8元多一點”的奇葩事件。
銀行收取小額賬戶管理費,客觀上確實能減少“睡眠賬戶”,節約賬戶金融資源。但是,不能所有成本都由客戶承擔,銀行在收取小額管理費時,也應當考慮企業的社會責任。既然中國銀行能取消小額管理費,那么,其他銀行也可以效仿跟進。
據悉,不少銀行已經采取了人性化的措施,對于符合條件的賬號,免除小額管理費和年費,或者根據客戶的賬戶余額、交易頻率等因素,提供免收小額管理費的優惠政策。筆者覺得,金融管理部門還可以進一步完善小額管理費,比如,用戶明知銀行收取小額管理費,依然不注銷余額較少的二級賬戶,這種情況下,才可以收取小額管理費。
概而言之,儲戶在不知情的前提下,稀里糊涂地被收取了小額管理費,這樣的事本就不該發生。希望金融管理部門以此為契機,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小額管理費,不讓小額管理費蠶食儲戶的余額。(大河網河聲評論員 黃齊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3-34071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