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2月3日電 (記者 李韻涵)“每當修好一幅古畫,讓百年前的藝術重煥光彩,我都特別有成就感。”今年61歲的吳福明是一名古畫裝裱修復師,已在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紀念館內修了近40年的古畫。
吳福明正在對一幅近代的書畫進行揭裱?!±铐嵑z
由于歷史原因或保存條件的限制,古畫會出現發霉、破損、殘缺等不同程度的損壞。而古畫裝裱修復師就是“書畫醫生”,他們給殘破古畫“做手術”,讓其“起死回生”得以繼續傳承。
現存于八大山人紀念館內的多幅朱耷真跡,經過吳福明的“妙手回春”后保存下來,并重新供世人參觀?!±铐嵑?攝
中新網記者見到吳福明時,他正站在操作臺前修復一幅近代的書畫。用水浸濕書畫仔細刷洗后,吳福明用鑷子仔細將覆在畫心上的命紙小心揭下,這兩個過程稱之為“洗畫”和“揭裱”。“修復古畫本身就是一件細致的事情,需要細心和耐心,慢工才能出細活。”他說。
“最關鍵的就是‘揭裱’,這一步沒做好就無法進行后面的修復了,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歷史的罪人。”吳福明稱,一次書畫修復宛如一場“手術”,所有過程環環相扣,出了一點差錯將會產生無法挽回的后果。
今年61歲的吳福明是一名古畫裝裱修復師,已在江西省南昌市八大山人紀念館內修了近40年的古畫?!±铐嵑?攝
“每一次修復多多少少都會對畫產生損害,如果不是到非修不可的地步,是不會修畫的。”在吳福明看來,古畫修復應該“修舊如舊”,最好能用年代相近的材料進行修復,如果沒有與年代相符的材料,就需要人工做舊,以保證紙張顏色一致。
40年間,吳福明已經修復幾百幅古畫,有的耗時幾天,有的耗時兩年?,F存于八大山人紀念館內的多幅朱耷真跡,經過吳福明的“妙手回春”后保存下來,并重新供世人參觀。
“如果一幅畫不去修,可能沒辦法展示出來,也可能就此不存在了,但由于我的工作,能讓它‘重獲新生’或者保存更久,那我的工作就有意義。”吳福明說,每當古人留下傳承幾百年的藝術在自己的手上煥然一新,都特別有成就感,這是屬于自己的“歷史的責任”。
吳福明和他的徒弟正在修復一幅書畫?!±铐嵑?攝
“裝裱修復這門技藝只能通過一對一傳授,教科書上的只是皮毛,同時還要通過一張張畫的修復磨練而積累經驗。”吳福明認為,古畫裝裱修復中的每一步手法,都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古畫需要傳承,古畫修復技術也需傳承。
如今,吳福明已退休,被八大山人紀念館返聘后專心帶徒弟,將古畫裝裱修復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259947-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