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閉幕式焰火表演新華社發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王瑋皓 李曉波
為期17天的東京奧運會,留下了無數讓人難忘的瞬間。當觀眾們為中國運動員獲得金牌歡呼時,沒有忘記為失敗的選手送去安慰與鼓勵,甚至還會為戰勝我們的對手送去掌聲。不以金牌論英雄,成為本屆奧運會一個獨特的現象。
田徑賽場,蘇炳添以9秒83的驚人成績闖入百米飛人決戰,帶給人的震撼遠遠超越了一枚金牌;體操賽場,雖然兩次在比賽中失誤,但鄭州姑娘蘆玉菲依然成了關注的焦點,收到無數溫暖的祝福。肖若騰雖然因為裁判打分問題未能站上最高領獎臺,但他已是大家心目中的冠軍;未能小組出線的中國女排和帶傷上陣的朱婷,球迷們沒有苛責衛冕冠軍,而是鼓勵女排姑娘3年之后再來;乒乓球賽場,德國運動員奧恰洛夫與馬龍戰至最后一球決勝負,對手的拼搏精神,贏得了中國球迷的尊敬;羽毛球賽場,丹麥選手安塞龍戰勝諶龍問鼎男單,中國球迷絲毫不吝惜掌聲,儼然把說著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安塞龍當成了自己人。
廖秋云、劉詩雯、曹緣……當在優勢項目上意外“失金”,運動員哭著向民眾道歉時,微博上數十萬條力挺的聲音刷了屏:你們仍是中國驕傲。當男子110米跨欄比賽,屏幕上出現劉翔保持的12秒91奧運記錄時,很多人才突然想起:我們還欠劉翔一個道歉。
“國家實力沒有那么強大時,我們需要用金牌來證明中國可以,但是隨著國家實力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國人不再只唯金牌論,理性和包容讓體育回歸初心。”一位網友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金牌只有一個,有贏就有輸,這是規律也是法則,但沒有一名運動員因為不可能拿到金牌而放棄參加奧運會,參加奧運會展示運動員的精神風貌和風采才是他們的真實寫照。”河南省體育局競體處處長李巖說,一手老繭,一身傷病,一心忍耐,一直堅持,是每一名運動員的生活狀態,他們付出了常人所無法忍受的努力和堅持,在平日里艱苦平凡的訓練中傳遞著不平凡的故事。競技體育除了摘金奪銀之外,更值得點贊的是運動員參與拼搏和努力奮斗的精神,正是他們的精彩表現,逐漸改變社會對體育的認知和認同,讓人們更加關注體育、支持體育。
李巖說,河南省參加本屆奧運的運動員,大多運動員沒有實現自己的參賽目標。但這并沒有改變他們參與競技體育追逐夢想的初心和為國爭光的決心。“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這次參賽的運動員大多還都年輕,大賽經驗不夠豐富,實力還不夠強大,經歷了失敗和磨礪,還有更多的機會和機遇在等待他們的努力和挑戰。”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26520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