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會上嘉賓合影(李然 攝)
9月14日下午,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的“中國當代科學界的‘徐霞客游記’——真菌學家臧穆科考日記《山川紀行》分享會”在2021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舉辦。
《山川紀行:第三極發現之旅——臧穆科學考察手記》是真菌學家臧穆在1975—2008年33年間國內野外科考日記,臧穆以繪畫結合文字的方式,記錄了以青藏高原、橫斷山脈為主的科考地區的自然、地理、民俗、文化、建筑、宗教等多個領域的第一手資料,以及野外科考的動人故事。本書由苔蘚學家黎興江擔任主編、真菌學家楊祝良擔任副主編,本書獲2019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出版,獲2020年蘇版好書。
劉培貴分享叢書出版過程(李然 攝)
分享會上,基金版《山川紀行》的編委、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培貴表示,整理、編輯臧穆日記的難度之大,遠遠超出編委會的預料,僅手稿的錄入、??本徒洑v了2年多的時間。為了全面展示這位真菌學家的人生歷程與學術成就,編委會特邀生物學史學家胡宗剛撰寫了《真菌學家臧穆傳略》一文收入書中;在附錄中收錄了《臧穆與集郵》《臧穆先生發表的論著及新物種》以及本書主編、臧穆的夫人、我國苔蘚植物學家黎興江生前撰寫的自傳等內容。
劉華杰致辭(李然 攝)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劉華杰表示,臧穆的這部野外日記是臧穆創作的一種獨特的作品,是個體人生的美學的、詩意的記錄,表現形式非常特別。
馬金雙發言(李然 攝)
北京植物園首席科學家馬金雙教授認為,很難見到像《山川紀行》內容這么豐富、持續時間這么長的科考日記。世界很多知名的博物學家都曾留下過手繪科考手記,但像《山川紀行》這樣內容豐富,在世界生物學史上也是很少見的。
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副總經理、總編輯徐海認為,《山川紀行》從植物學、真菌學到生態學,再到地質、地理、氣候、農林,歷史、宗教、民俗、文學、藝術,包羅萬象,堪稱手繪版的“當代科學界的‘徐霞客游記’”。他的現場寫生,既美且真,充滿靈動,科學性藝術性兼具,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這部書體現了一位文理兼備的科學家將科學與人文的完美融合。
傅梅介紹叢書出版情況(李然 攝)
最后,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傅梅介紹,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近年來在原創科普出版領域潛心深耕,持續發力,《嘉卉 百年中國植物科學畫》《60萬米高空看中國》連續兩年獲得年度“中國好書”,出版社以“好的科普”為宗旨,探索科普精品出版的新路徑,為了讓更多的大眾讀者領略臧穆教授這一作品,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又推出了單行本大眾版的《山川紀行——臧穆野外日記》。本書精選了臧穆參加我國第一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期間西藏東南部及橫斷山區野外科考日記。全書52萬字,臧穆手繪插圖390幅。本書即將在10月上市。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26641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