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
剛剛過去的“5·19中國旅游日”,廣東惠州第二屆東坡粉絲大會系列活動在惠州蘇東坡祠啟動,打造了一系列“東坡文化+”文旅體產品,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惠州加強文物系統性保護和合理利用,以“繡花”功夫打造惠州蘇東坡祠、東坡紀念館、葛洪博物館、豐湖書院博覽館等一批文化地標,助力惠州建設“文化強市”。
惠州歷史悠久、文脈深厚,是東坡寓居、人文興盛的“嶺南名郡”。歷史上,惠州是東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也是廣泛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城市?;葜莞菑V東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地和抗日主陣地之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紅色文化基因,也因此保存了豐富的文物古跡資源,其時間跨度長、特色鮮明。目前,惠州有626處不可移動文物,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4處。
惠州于2021年修訂《惠州市文化遺產保護申報工作扶持辦法》,每年投入一定資金用于市級以上文保單位、非遺項目保護與管理;市、縣兩級財政累計安排約5億元,推進完成惠州蘇東坡祠、賓興館、鄧承修故居、鄧仲元舊居、榴兆樓、陳百萬家族建筑群、葛洪博物館等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和文物項目建設。
今年春節前夕,惠州中山公園(惠州府城遺址公園)升級改造開園暨惠州府衙遺址展示館建成開館,這是廣東省率先探索將考古遺址與展覽館相結合的遺址創新活化利用案例,千年古城“掀起歷史一角”,向市民游客講述沉淀千年的惠州故事。
近年來,惠州持續塑造歷史文化精品工程,積極保護和活化利用文化遺產,如復原惠州蘇東坡祠,新建東坡紀念館;修繕東湖旅店,改為營救中國文化名人陳列館,獲評“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之首;推動環西湖小型博物館群建設,完成豐湖書院博覽館陳列布展;實施惠州中山公園(惠州府城遺址公園)提升工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會客廳。
惠州還成功加入“海絲申遺城市聯盟”、舉辦2023年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遺城市聯盟聯席會議,并借惠東三官坑窯址獲評“廣東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發現”之東風,啟動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惠州基地考古標本庫房建設,積極推進“海絲”文化保護利用。
惠州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惠州各項文物工作扎實穩步推進、發展整體向好,是惠州建設‘文化強市’的重要助力,不斷擦亮粵港澳大灣區文旅品牌新名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32388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