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閆亞銘 孔莉
上蔡縣積極發展和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動合作社向多元化、專業化、規?;较虬l展,帶動村民增收,為助推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2月1日,走進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金黃的玉米粒從傳送出口嘩啦啦地傾瀉而出,直接裝車,運往附近的飼料廠。
“今年我們種了3000多畝玉米,產量有300多萬斤。玉米不愁銷,因為給飼料廠簽的有合同,這批玉米馬上運往飼料廠。”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白漢禮說,“除了種植玉米,合作社還收購玉米。收上來的玉米經過大型烘干機烘干以后入庫儲存,一整套流程下來,不僅節約了時間、人力,而且烘干后的玉米比普通晾干的玉米濕度低,能賣上一個較好的價格。”
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是一家從事傳統農作物種植的農村新型經營主體,依靠新品種、新技術和新耕作模式,土地資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了土地生產率和農民收入。
據白漢禮介紹,“目前合作社流轉土地5000多畝,主要種植優質小麥、玉米、花生等多種農作物。合作社有大中型農機具56臺套,基本能夠滿足合作社的日常生產的需求。合作社種植的小麥,連續三年產量都突破1300斤每畝,小麥品質和產量都不錯。”
種地靠科技,農民才更有賺頭、更有奔頭。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突出科技服務農民,廣泛開展多元培訓,培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在合作社發展壯大的同時,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充分發揮起“領頭雁”作用,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種植模式,積極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吸納農村閑散勞動力就業,帶動群眾增收。
10年間,上蔡縣耕夫種植專業合作社土地流轉面積從1000多畝發展到現在的5000多畝;合作社成員從最初的6戶增加至26戶;從耕種、防治病蟲害到收割,全程實現機械化。近年來,上蔡縣韓寨鎮通過“支部引領+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流轉土地2.8萬畝,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全鎮各類合作社已達213家,其中,國家級合作社1個、家庭農場16個,同時圍繞“一村一品”發展思路,抓龍頭、推模式、創品牌,不斷打造產業多元化。
上蔡縣韓寨鎮副鎮長周大勇告訴記者,近年來,韓寨鎮致力于探索“黨支部+基地+現代化的種植合作社”新型經營模式,引導白漢禮種植專業合作社、康湖村辣椒種植基地等進行專業化、規范化升級,將土地、生產設備集中到合作社,鼓勵村民加入合作社,讓更多的農戶享受到農業現代化帶來的實惠。
專業合作社已成為上蔡縣農業發展的“助推器”,不僅做大做強了產業,還促進了土地增值、農民增收。近年來,上蔡縣做好土地“文章”,大力推行“種植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以合作社為基本單位,輻射周邊村落,讓農戶既可以自己開展特色種植,又能在多個合作社“打工”,拓寬增收渠道。截至目前,全縣注冊登記農民專業合作社6494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3個,省級示范社11個,市級示范社42個,縣級示范社73個。(編輯 詹云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430-31268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