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健康>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工傷認定離不開倫理考量

時間:2018-09-28 09:56:27|來源:健康報|點擊量:50254

福建省南平市建陽第一醫院職工蔣玉玲,在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次日醫院判定其腦死亡,但家屬堅持治療,數天后她心肺死亡離世?!豆kU條例》規定: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家屬認為,蔣玉玲在48小時內被醫院宣布腦死亡,符合工傷認定規定。南平市人社局認為蔣玉玲發病后心肺死亡時間超過48小時,不予認定工傷。

法院兩次判決人社局敗訴,要求其重新作出行政決定,但人社局拒不執行,第三次仍作出不予認定工傷的決定。

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輿論對“搶救時間超過48小時不予認定工傷”這一法規條款的討論。理論上說,對工傷的認定,職工突發疾病后的死亡時間應存在一個具體標準。但規定的時間標準,該不該成為唯一標準,“48小時”搶救時間是否過短,都值得商榷。包括醫學界人士在內的社會意見認為,“48小時”的限制性規定有失人性化。很多時候,突發疾病職工經過48小時的搶救,能否存活,情況極不確定。由此導致了職工家屬的糾結,陷入選擇的艱難。

蔣玉玲的死亡,實際上存在兩種概念:制度上的非工傷死亡,事實上是工傷死亡。如何在制度原則與人性倫理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立法和執行層面都應深思。筆者認為,首先應該明確的問題是,造成職工死亡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不是因公?這應成為認定工傷的首要標準,而非僵化在“48小時以內”。其次,家屬因情感、倫理考量而堅持搶救,超出48小時死亡的,是否應本著人道原則、人性關懷精神,尊重家屬的情感權利?這應該是立法文明與人性化執行的應有之義。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22032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董華偉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網約工的勞動權益需保護
  • 下一篇:除了雞蛋,其他蛋制品的營養你了解嗎?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