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標:消化內鏡中心
解密地點: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消化內鏡中心
在我國,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三大消化道惡性腫瘤占所有腫瘤病例的50%。僅胃癌就造成了每年50萬人死亡。值得關注的是,我國消化道癌患者中,近85%的人在確診時已屬于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僅36%。與此相反的是,相當多的人不愿意接受胃腸鏡早期篩查消化道腫瘤,其中怕痛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做胃腸鏡是不是真的很難受?為此,記者特別探訪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消化內鏡中心,了解目前消化內鏡的最新發展情況。
“沒有癥狀不檢查”
是消化道腫瘤早篩誤區
走進珠江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這里占地面積逾1500平方米,含12個檢查室,其中包括內鏡介入檢查室及負壓手術室各1間,配備高清內窺鏡系統及內鏡診療配套設備。該院消化內科主任王新穎向記者介紹:“目前消化內鏡中心每天有近200例消化道內鏡檢查,這些患者往往都是有了癥狀才來就診,早期篩查腫瘤的比例不高。許多人認為平時身體沒什么不適,偶爾出現消化道癥狀也沒及時做胃腸鏡檢查。但是,像胃息肉、胃低級別上皮內瘤變、結直腸腺瘤等癌前病變一般很少有早期癥狀。而當出現胃癌導致的上腹痛、結直腸癌導致的便血等癥狀時,腫瘤往往已經處于中晚期了。”
近年來,我國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結直腸癌發病率已經躍居第二位,每年新發人數達55萬。王新穎特別呼吁:大眾一定要重視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篩查。
無痛胃腸鏡、膠囊內鏡
舒適無感接受檢查
“食管癌、胃癌的早期診斷主要依靠胃鏡檢查,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主要依靠結腸鏡。”王新穎指出,高清、放大染色內鏡是消化道腫瘤早期篩查、早期診斷的利器,“珠江醫院消化內鏡中心配備有目前最先進的內鏡設備,可以對病灶進行數十倍放大仔細觀察,更易于發現早期微小癌變病灶。”
有些人不能接受胃腸鏡檢查,以為胃腸鏡檢查很痛苦,王新穎回應:“其實,這種情況早已改善,現如今無痛胃腸鏡、膠囊內鏡等技術都非常成熟,胃腸鏡檢查遠不像人們想象中那么痛苦?,F在有無痛胃鏡和腸鏡,應用精準麻醉,整個過程大概10-30分鐘,做完檢查后人就蘇醒了,幾乎感受不到不適。”
內鏡下微創手術
早期解決問題
來自潮州的49歲張先生喜歡喝茶,還有幾十年飲酒史。近日他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體檢,胃鏡檢查中發現食管有一處20×10mm的平坦發紅區域,表面黏膜粗糙。組織活檢證實為食管高級別上皮內瘤變,即早期食管癌。醫生通過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完整剝離整個病灶,不用外科手術,早期食管癌即獲得治愈。
然而,大多數胃腸道癌癥患者并不像張先生這樣幸運地被早期發現、并及時獲得干預處理。王新穎說,目前消化內鏡中心不僅僅做早期篩查、疾病鑒別診斷,還可以做微創治療。
據悉,目前消化內鏡已廣泛應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療,部分原來需開腹手術治療的疾病逐漸被內鏡微創治療取代,比如消化內鏡發現早期腫瘤,采用黏膜下剝離術可將腫瘤乃至早癌完整切除,治療方式創傷小,并發癥少,費用低,而且還能保留胃腸道肌層完整和消化道功能。(記者 張華 通訊員 伍曉丹 韓羽柔)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27833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