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法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嚴治"自媒體"亂象 完善立法健全監管機制

時間:2023-08-22 16:26:41|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點擊量:18548

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 專家建議

完善立法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

□ 本報記者 蒲曉磊

8月13日,嗶哩嗶哩(B站)微信公眾號發文稱,“莫言B站賬號被封”系謠言。該公告稱,近期關注到有網絡賬號杜撰稱“莫言B站賬號被封”等文章。經核實,此前有用戶冒名注冊“莫言作家”賬號,并搬運莫言本人在其他社交平臺上發布的內容。B站已對該高仿賬號進行永封處理并下架全部侵權稿件。

從此前的“假靳東”到此次的“假莫言”,在網站平臺上假冒名人的現象多次發生。此外,醫生、律師、外賣員等群體也經常被仿冒。一段時間以來,一些“自媒體”通過假冒名人身份、仿冒官方機構、編造虛假事件等方式,在網絡平臺傳播不實信息、網絡謠言。

針對“自媒體”亂象,相關部門通過開展專項行動等舉措進行整治,推動健全常態化管理制度機制。

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和專家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于“自媒體”亂象和不實信息的整治,需要建立健全由監管部門、網絡平臺、專業人員、用戶等多方力量參與的治理機制。為此,應加快完善互聯網法律制度體系,推動健全常態化監管機制,為整治“自媒體”亂象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編造爭議性內容來賺取流量

近日,一則關于外賣騎手深夜送餐期間車輛被盜的視頻在網絡傳播。視頻顯示,一名身穿外賣服、戴著頭盔的女子在街邊倚靠在電線桿上大哭,隨后坐在地上捶胸頓足地哭喊起來。

就在眾多網友對其表示同情時,事情迎來了反轉。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8月12日發布消息稱,經警方調查,該條視頻系蓄意編造擺拍,目前當事人正在接受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以“媽寶男顧客”等文案為題,發布所謂的“真實外賣段子”;偽造外賣騎手工資條,稱因為一條差評被扣500元……以“外賣騎手”為形象的各種離奇故事的視頻,在網絡平臺上并不少見。

美團外賣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專門對類似視頻進行了調查,發現很多博主捏造外賣員身份造假,典型高發場景主要有三種:假借外賣員身份,編造段子演繹劇情,獲取流量和同情;偽造所謂的外賣員工資條,網絡P圖、造假外賣訂單備注,達到吸引眼球目的;設計劇本,蓄意擺拍外賣騎手與顧客、商家的沖突事件,挑動網絡情緒。

“這些‘自媒體’通常以博人眼球的方式進行炒作,通過編造爭議性內容引來大量評論與討論,以此來獲取流量并牟利。”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

一段時間以來,假冒仿冒官方機構、新聞媒體和特定人員的“自媒體”也非常多。今年3月至5月,中央網信辦開展了“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其間,累計處置假冒仿冒賬號82.77萬余個,其中包括假冒仿冒黨政機關、軍隊、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的賬號,擅自使用縣級以上行政區劃地理名稱誤導公眾的賬號以及無專業資質的賬號。

對“自媒體”全鏈條監管約束

從嚴打“自媒體”傳播虛假新聞、有償新聞等不法活動,到對“自媒體”違規采編發布財經類信息開展專項整治,再到開展“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近年來,我國監管部門采取有力措施嚴厲打擊“自媒體”亂象,為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提供了重要支撐。

7月初,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提出“嚴防假冒仿冒行為”等13條監管規定,給“自媒體”劃出底線、立下規矩。

朱巍表示,為加強“自媒體”管理,《通知》從賬號的注冊、營利,到賬號受處罰之后粉絲的新增、清空,以及賬號轉讓后的營利限制等各個方面,強化了對“自媒體”的全鏈條監管約束,有利于壓實網站平臺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推動構建常態化管理制度機制。

在監管部門整治“自媒體”亂象的同時,網絡平臺也加大了相應的治理力度。

7月4日,快手發布關于治理“自媒體”假冒仿冒行為的公告。公告顯示,自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平臺采取重置四項、禁言、關閉等處置手段累計處理違規用戶13萬余個,違規內容將持續清理。

8月13日,抖音發布治理“自媒體”違法違規現象的公告稱,對發布有關“女外賣員車輛被偷崩潰大哭”內容的賬號,采取了無限期封禁處置,并對其不當獲取粉絲進行抹除,取消其直播帶貨等營利權限,下架相關視頻。

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許身健指出,“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仿冒等突出問題,會帶來用戶體驗感和信任度的下降,損害平臺的信譽,破壞網上信息內容傳播秩序。對“自媒體”亂象的整治,不僅是平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完善互聯網信息監管制度

整治“自媒體”亂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健全常態化管理制度機制,也不是僅靠監管機構或者網絡平臺的力量就能完成的。

許身健認為,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培育網絡空間文明風尚,需要各方協同助力。相關機構推動完善制度并加強監管,信息傳播平臺進行追蹤打擊、專業人員進行內容核實以及有素質的內容生產者和熱心的用戶進行協助,都是這場博弈中的堅實力量。

許身健指出,整治“自媒體”亂象,信息傳播平臺不僅需要提升擔當意識,也要不斷提高技術能力。然而,平臺的能力畢竟有限,例如平臺審核人員對專業領域的知識并不熟悉,就無法辨別信息的真偽。因此就需要與專家、高校和相關行業組織等專業人員合作,從而提高應對效率和質量,加強對“自媒體”亂象的整治力度。此外,內容生產者和用戶也可以參與進來,對不實信息進行反擊,避免相關內容發酵為謠言。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孫憲忠表示,針對“自媒體”亂象等網絡不良信息,需要盡快建立完善治理法律制度。

孫憲忠指出,從立法角度看,我國現在還沒有針對網絡不良信息治理的國家立法,也沒有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F在最有針對性的規則是網信辦制定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但這樣的低層階的立法資源,在應對如此復雜的社會問題時顯然“力有不逮”,因此,有必要制定相關法律或者行政法規來加以解決。

“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建立統一而且完善的互聯網信息監管制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具體的法律制度設計,化作實操性的法律規則。”孫憲忠說。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建議,在今后互聯網立法和修法中,要做好法律之間的銜接,平衡好國家安全、社會秩序以及公民的知情權、表達自由、人格權的關系,加大對“自媒體”亂象的法律懲治力度,整合監管機關的職能,通過技術手段建立健全常態化管理制度機制。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24-29799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詹云清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未成年人文身入學遭拒引發爭議 專家建議細化罰則標準
  • 下一篇:被犬咬傷女童家屬籌款兩百萬元后爭議頻發 個人求助籌款應該如何規范?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