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通訊員 趙書城 孫銘陽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市公安局古勒巴格街派出所,因盜竊自行車被抓獲的阿某正在等待訊問。
半個小時后,阿某的母親匆匆趕來,訊問開始(阿某12歲,訊問未成年人必須有法定監護人在場)。
“我就是想照顧3個兄弟。”阿某交代了盜竊的動機。當日,阿某將3名同學收為“小弟”,為鞏固自己的“大哥”地位,零花錢并不充裕的阿某萌生盜竊自行車的念頭。得手后,他當街攔下流動廢品收購車,以200元的價格將偷來的自行車賣了,隨后帶領“小弟”前往臺球廳、游戲廳玩樂,將所得錢款揮霍一空。
“你覺得靠錢財招呼同學,自己很有面子是嗎?”古勒巴格街派出所所長楊孟遷試圖了解阿某內心的想法。
阿某點頭說:“反正爸爸媽媽不管我,我一個人沒意思,通過籠絡同學,我感受到熱鬧和尊重。”
“這是多數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根源。”楊孟遷總結。古勒巴格街派出所轄區有9所學校,兩萬多名學生,他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現象頗有研究。
位于和田市中心城區的古勒巴格街派出所轄區外來務工人員多,父母忙于工作,孩子缺少陪伴是較普遍的現象。楊孟遷表示,淡薄的法治意識和不成熟的心智容易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經過探索,古勒巴格街派出所聯合多部門成立了未成年人一站式服務中心,對青春期少年、具有輕微違法行為的未成年人開展警示教育和心理疏導,遏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因未滿16周歲,阿某的違法行為未被追究刑事責任。但他必須在未成年人服務中心接受引導,糾正思想,防止再次作案。
“電影電視里都那么演,我不覺得我這么做是犯罪。”在未成年人服務中心,阿某向前來協作服務的助理心理咨詢師、和田市公安局工業園區派出所民警海如麗尼沙汗·亞森坦言,他在網上觀看了大量影視剪輯視頻,暴力犯罪的畫面給他帶來感官刺激。潛移默化下,阿某對法律沒有敬畏之心,認為與朋友廝混就是“混江湖”,甚至覺得盜竊行為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
看著桀驁不馴的阿某,海如麗尼沙汗并未急著進行心理疏導,而是帶阿某走到了一面單向玻璃窗前。
玻璃窗另一面,因盜竊電瓶車被民警抓獲的吐某神色頹然。當民警為其戴手銬時,吐某哀求道:“我才21歲,再給我一次機會行不行?”
“法不容情。”民警說。
玻璃窗前,阿某瞪大雙眼,面露懼色。海如麗尼沙汗將阿某帶至談話室,耐心普及法律法規,引導他說出心聲。
“我爸媽根本不愛我。”阿某終于敞開心扉。他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和他溝通交流。阿某行為叛逆,深層次原因是希望獲得父母關注。
“關愛孩子可不是只給他衣食無憂的生活。”談話室另一側,古勒巴格街道辦事處婦女兒童委員會組織委員趙玉梅引導阿某的母親改變教育方式。
“明天開始,媽媽送你上學。”談話結束,阿某被母親握住了手。
“接下來,我們會開展電話回訪,并安排社區民警家訪,確保孩子健康成長。”楊孟遷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24-29931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