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法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想找副業先聽課?如何避免“網賺”變“網賠”

時間:2024-04-19 09:59:40|來源:工人日報|點擊量:3338

數字經濟帶動下,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副業五花八門。然而不少網絡副業背后卻深藏套路,讓務工者副業變“負業”。專家提醒,務工者想賺錢要靠努力奮斗去獲得,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同時建議,網絡平臺對其發布的內容要進行信息審查、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保護務工者權益。

直播助力、短視頻剪輯、有聲書配音、短劇推廣……數字經濟帶動下,基于互聯網平臺的副業崗位五花八門,讓人眼花繚亂。聲稱零門檻、上手快、不受地域限制,吸引不少務工者想利用業余時間通過網絡副業來增加收入。然而,記者采訪發現,不少網絡副業背后卻深藏套路,務工者不僅沒賺到錢,甚至還背上了消費貸。

花樣翻新:“網賺”變“網賠”

老家廣西的鄧女士在天津從事護理工作,想通過副業補貼家用。3月12日,她刷到一個直播助力的副業兼職:完成相應的助力金額并曬圖,就可按比例獲得傭金。鄧女士被拉進任務群后,第一單完成了100元的任務,獲得了25元的收益。隨后,群里所謂的帶教“老師”又表示,鄧女士搶到了一個3000元的助力任務,并把她拉進一個只有4個人的助力群,完成后可拿到30%~40%的收益。

“對方突然說我操作失誤,連累其他三人投進去的助力金額拿不回來,只能再追加任務,才能取出錢來。”在群里幾個人的輪番勸說下,鄧女士投了三次助力任務,共計13萬元。“回頭想想,當時群里的人應該都是一伙的,合起來演戲騙我。”發現被騙后,鄧女士選擇了報警。

鄧女士的遭遇并非個例。多位有過找副業被騙經歷的受訪者表示,如今的線上副業五花八門的,但很多都是騙人的,且套路基本差不多,“要么讓你先交錢入會,要么讓你刷單。”抄書變現要先交999元買軟件,而實際上發布在自媒體平臺上的抄書視頻,幾乎賺不到收益,還有侵權的風險;居家客服本質上和刷單騙局一樣,誘導下載仿冒官方的APP,誘導求職者充值更多資金,完成所謂的“任務”就能提現。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法學院副院長張冬梅教授認為,快速發展的網絡平臺提供了越來越靈活的勞動用工方式,但在網絡平臺尋找副業過程中也面臨個人信息泄露、消費者權益受損、遭遇詐騙等風險。“一些副業可能涉及違法行為,如參與非法集資、傳銷活動或幫助他人進行洗錢等。這些行為不僅可能導致經濟損失,還可能涉及刑事責任。”

套路重重:想找副業先聽課

“無門檻0元學”視頻剪輯、免費幫助開通“櫥窗”、無償干貨分享短劇寫作……看到這樣的宣傳,尋求副業的你是否也動心了呢?

記者調查發現,社交平臺、短視頻平臺等網絡平臺不少人分享自己通過哪些零門檻、好上手的副業獲得了不錯的收入,并加上親身經歷增加可信度,實則是為了通過私信、拉群等方式宣傳副業培訓課程。

在廣西工作的90后小楊就遭遇了這樣的套路。想要找一份副業的小楊在社交平臺刷到了一個有聲書配音兼職的廣告。加了好友后,對方先是讓小楊聽一節免費的直播講座。“講了一些配音的小知識點,然后就開始賣課,并展示一些優秀學員的收益案例。”小楊發來的直播截圖顯示,配音班課程原價學費8750元,交100元定金即可享受優惠和福利,學費5960元,永久直推兼職就業渠道,并贈送價值3980元《聲樂》錄播一套。

直播間里上頭的熱鬧氣氛、只有前5名交訂金的才能獲得優惠的宣傳,頭腦一熱的小楊交了報名費,并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開通了分期付款。

聽了兩節直播課后,小楊發現講的都是很基礎的元音輔音知識,所謂的邊學邊接單也沒有兌現。想要退課的小楊卻遭遇了“踢皮球”:“之前聯系的老師讓我去聯系另一個負責退款的工作人員,但是對方一直聯系不上。”

據愛企查顯示,小楊報名的培訓機構經營異常,并有一條風險提示。記者在黑貓投訴上搜索發現,涉及該機構的投訴有41條,包括虛假宣傳、誘導消費、引導分期貸款、霸王條款等投訴內容,最新的一條投訴日期為3月7日。

記者在社交平臺搜索到不少有聲書配音、短視頻剪輯等兼職廣告,發現套路與小楊遇到的基本一致:在聽免費課過程中“講師”開始推銷課程并誘導開通消費貸。

破除陷阱:多方共治強化監管

近來,在做副業過程中遭遇詐騙的案例屢見不鮮。四川蜀安律師事務所律師石國力告訴記者,在他接觸的案例中,直播帶貨、店鋪代運營、宅商等副業項目逐漸增多,其實合同中存在很多陷阱,“所謂直播帶貨項目,其實運營公司賺取的就是求職者投入的這些資金,帶貨本身無法實現收益。”

老家在四川南充的外賣騎手杜楊虎曾經把在短視頻平臺做博主當副業。“現在看的人少了,幾乎沒有什么收益。”他表示,經常能刷到教學直播帶貨、視頻剪輯的視頻,“不會再相信那些所謂的交錢學課程廣告”。

石國力提醒廣大勞動者,找副業或兼職時,先考慮公司是以幫人賺錢作為宣傳騙錢,還是真的可以實現兼職?最簡單的判斷標準就是:如果項目能賺錢,為什么需要推廣該項目以吸引其他人參與并收費來賺錢?所以想賺錢還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己努力奮斗去獲得,不要抱有僥幸賺錢的心理。

在張冬梅看來,破除“副業培訓”陷阱是一個綜合系統工程。一方面,須強化平臺審查責任。如果網絡平臺對其發布的內容信息審查不嚴損害求職者的利益,平臺需要承擔連帶責任。另一方面,公安、市場監管、網信部門要形成合力,保護相關主體權益。同時,勞動者個人也要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警惕免費或低價課程的誘惑,“一旦發現自己掉入了副業培訓陷阱,要及時向相關部門投訴舉報,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此外,張冬梅還提醒,勞動者要正確處理主業和副業的關系。在勞動者能夠按照勞動合同履行主業勞動義務的前提下,休息時間可以從事副業。但一定要注意,副業不能影響主業。如果副業影響了主業義務的履行,勞動者可能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甚至可能會被解除勞動合同。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24-31992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詹云清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業主被“踢出”群聊起訴群主,法院裁定來了
  • 下一篇:洞穴探險,誰為安全事故買單?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