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三農>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讓中國碗盛更多“河南糧”外 未來還將播種更多“河南芯”

時間:2022-04-01 09:45:50|來源:大象新聞|點擊量:34418

位于農業產業鏈最前端的“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也是保障糧食安全的要害之一。對于“中原糧倉”河南來說,種業振興意義重大,也迫在眉睫。3月29日,河南省委一號文件出爐,其中提到“大力推進種業振興”,部署了重塑“三農”領域實驗室體系、整合組建種業集團、規劃建設“中原農谷”等工作,種業的“全產業鏈”正在加速打造。

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后,多省部署種業振興。對于河南來說,目前種業發展如何?省委一號文件相關舉措,將帶來哪些改變?記者對此進行梳理與采訪。

重塑實驗室體系、布局國家級平臺,為科技創新“加碼”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落實藏糧于技,優質品種選育推廣便是其中重要一環。在這方面,小麥是妥妥的河南“優秀生”。

過去多年,河南糧食總產量高居全國第二位,小麥種植面積、單產、總產量、外銷量居全國首位。此前媒體報道,2009—2019年期間,河南省共有102個小麥新品種通過國家審定,占全國的近1/3。

不僅是小麥,水稻、玉米、棉花等能夠成為河南的優勢作物,離不開河南持續開展的基礎研究。目前,河南已布局了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作物逆境適應與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小麥玉米作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

2021年揭牌的神農種業實驗室,正是以“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為目標,目前已經圍繞作物經濟性狀的遺傳機制解析取得進展,挖掘出多個控制小麥品質性狀的基因位點,掌握了花生單染色體涂染技術。

此次河南省委一號文件,再次為河南發揮“平臺優勢”加碼。根據文件,河南將重構重塑“三農”領域實驗室體系,加快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黃河流域林業育種創新中心建設,支持神農種業實驗室創建國家實驗室。而對標全國一流,河南還將建設全國一流的小麥、花生育種制種基地和林木良種繁育基地。

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讓良種經得起考驗

種業振興,源頭在種質資源。以小麥為例,一個小麥品種長期規?;N植,有時意味著穩定,有時則暗藏危機。

“比如,河南周麥的核心種質資源是周8425B,近20年來黃淮區域的推廣品種,有60%以上由它衍生。”河南農業大學農學院研究員唐建衛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存在小麥種質單一的問題,一旦有某種新的病菌變異或侵入,而該品種缺少相應抗體,可能殃及整個“家族”,因此要不斷為黃淮麥區選育新品種。

此外,由于群體遺傳基礎狹窄,選擇空間有限,還面臨著地方特色資源開發不夠等問題?;诖?,“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快種質資源庫建設,建立完善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優異基因挖掘平臺”被寫入河南“十四五”規劃中。

省委一號文件則明確,實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種業創新平臺建設、種業創新攻關、種業企業扶優、良種繁育能力提升和種業市場凈化六大行動。這就在一方面加強種質資源的保護:加強農業、林草種質資源普查收集,加快建設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另一方面加強了新技術的攻關。根據文件,河南將以主要糧油作物、畜禽、水產、果蔬、食用菌、棉花等為重點,開展農業良種和種源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審定登記綠色優質高產新品種300個以上。

整合組建種業集團,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從農業大省到農業強省,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種業投入大、風險高、專業性強,種糧戶不可能承擔,小企業也沒有能力承擔,目前更多任務落到高校與科研院所身上。但是如果缺少大量企業的加入,也可能存在與市場的“脫節”。要實現種業振興,既要“產學研”結合,還要“育繁推”一體化。

據了解,河南的種子企業普遍小而散,不成規模,而且應用品種同質化較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促進科研團隊與企業的合作?河南一號文件提出了一個出路——培育種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整合組建種業集團。

在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看來,這是加強種業科技創新能力,打造中原農業高地有利之舉。“培育種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整合組建種業集團,能夠促進種業企業、科研單位、高校有效資源整合,加速育種資源、人才、技能的有效流動。”郭天財告訴記者,種業集團將在種子選育、推廣等環節發揮重要作用,來保證優質高產高效。

此外,記者注意到,作為三大國家級育制種基地的四川,也在建種業集團——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不僅是培育壯大本土的龍頭種業企業,他們還將支持中央企業、上市企業中的種業企業以及世界種業50強、國內種業20強在川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這種培育和引進并用的方法,或將有效解決種子企業薄弱的問題。

“中原農谷”建設推進,補足沿黃區域缺少農業示范載體的短板

要讓種業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不僅要靠企業,還需要成規模的農業示范載體助一臂之力。

此次河南省委一號文件提出,以新鄉平原示范區為中心,規劃建設“中原農谷”,這是2月14日河南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后,河南再次強調建設“中原農谷”。

平原示范區地處黃河北岸,土壤肥沃、水光熱資源充沛,屬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區域。“中原農谷”不僅能夠補足沿黃區域缺少農業示范載體的短板,還能帶來示范、輻射、積聚效應,打造中原農業創新高地。

據了解,目前已有多個重點種業項目落地“中原農谷”,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正在建設中。今年3月,平原示范區管委會主任陳劍虹接受媒體采訪曾表示,將加快建設“中原農谷”核心區,用好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這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圍繞種業發展實施產業鏈精準招商,促進種業、糧食、食品三體聚合,構筑更高層次、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為突破“卡脖子”技術、打好種業翻身仗作出平原貢獻。

多省部署種業振興,河南向種業強省加速邁步

在制種方面,河南在全國地位幾何?

在最新公示的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名單中,河南有5個縣市入選國家級制種大縣,3個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占據8席。

相比之下,湖南有9個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湖北有4個,四川有12個,安徽有1個。由此可見,河南雖不是翹楚,但并不落后。

實際上,2021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后,多省都在部署種業振興,且積極融入國家戰略中。

與河南支持神農種業實驗室創建國家實驗室類似,湖南正對標國家實驗室建設標準,打造以生物育種為戰略布局的岳麓山實驗室,并出臺了《湖南省種業振興行動實施方案》。

作為種業“優秀生”的四川,在種業振興方面行動更早、步子更大。近期出臺的《四川省“十四五”現代種業發展規劃》,明確將四川打造成為中國西部現代種業發展高地。

展望“十四五”,河南也有了宏大的目標,那就是建成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打造全球生物育種創新引領型新高地、全國種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試驗田”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航母集群。

由此,結合省委一號文件的“大力推進種業振興”,河南正向種業強省加速邁步。在一系列部署和不間斷落實中,可以看到在種業振興背后,是農業科技的振興、種業企業的振興,也是河南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實現的新擔當、新作為。(記者王姝)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27324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魏敏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習近平: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
  • 下一篇:打造田園綜合體 助力鄉村振興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