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王晶)1月20日下午,國新辦舉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夯實‘三農’基本盤,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有關情況。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農業農村部將重點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和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這四方面著力,千方百計促進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新成效。
貴州黔西:鄉村冬日農田泛綠繪“豐”景
關鍵詞1:防止規模性返貧
——研究謀劃過渡期后常態化幫扶政策
防止規模性返貧是“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之一,我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5年過渡期已經走過4年。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興旺表示,過渡期以來,經過各方面共同努力,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拓展,沒有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
數據顯示,832個脫貧縣均培育形成了2—3個主導產業,總產值超過1.7萬億元,近3/4的脫貧人口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另外,在就業方面,截至2024年底,脫貧勞動力務工就業人數3305萬人,已連續4年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收入方面,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前三季度,脫貧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4元,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6.5%。
今年是過渡期最后一年,張興旺表示,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研究謀劃過渡期后常態化幫扶政策舉措,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突出抓好“兩提一促”。
一是優化監測幫扶提效率。加快建設覆蓋農村人口的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大數據信息系統,更多依靠農戶自主申報、部門篩查預警和基層干部日常走訪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監測識別,因人因戶開展精準幫扶。
二是強化產業就業幫扶提質量。指導各地按照鞏固一批、升級一批、盤活一批、調整一批“四個一批”要求,因地制宜推進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讓幫扶產業成為持續帶動增收的富民產業。深入推進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提高就業培訓質量,確保脫貧勞動力務工規模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
三是深化重點區域幫扶促發展。聚焦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等重點區域,深化東西部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幫扶,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讓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在鄉村全面振興道路上不掉隊、趕上來。
安徽安慶:小麥冬管正當時 葉面施肥噴藥作業有序進行
關鍵詞2: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
——力爭做到四個“更加突出”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堅實支撐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種植業管理司(農藥管理司)司長潘文博介紹,糧食增產的重心在大面積單產提升上,這兩年我國糧食能夠實現穩產增產,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單產。去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了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取得了初步成效,全年糧食畝產比上年提高5.1公斤,單產提升對增產的貢獻超過八成。
今年,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把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作為“三農”工作的重要任務,持續發力提高技術到位率、裝備匹配度,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堅實支撐。推進工作中,力爭做到四個“更加突出”。
第一,更加突出“大面積”。“百畝方、千畝片的高產典型不稀奇,整鄉整縣整市大面積單產提升才是主攻方向。我們將指導各地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細化方案、明確路徑,依托各類工程項目推進整建制單產提升。”潘文博說道。
第二,更加突出“四良”融合。就是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融合促單產提升。
潘文博舉例稱,比如玉米。良田上就是解決灌和排的問題;良種上就是推廣耐密、抗倒、宜機的優良品種,合理增加密度;良機上就是推廣高性能氣力式精量播種機,配套北斗導航,提高播種質量;良法上就是推廣水肥一體、“一噴多促”等關鍵技術。
第三,更加突出關鍵環節。從種到收、環環緊扣、一招不落,把地種好、把田管好、把蟲治好、把災防好、把糧收好,每個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
第四,更加突出主體帶動。發揮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作用,指導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社會化服務組織,率先使用能提高單產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率先向小農戶提供提高單產的托管服務,不僅主體自己的單產提高了,小農戶的產量也上來了,這才是大面積單產提升。
春節過后,潘文博表示,我們將開展關鍵農時季節基層行的活動,組織農技人員包省聯片,深入主產區、深入主產縣、深入田間地頭,推動大面積單產提升的各項措施到田、到戶。
江蘇海安:志愿者田間直播銷售新米
關鍵詞3: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在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上下功夫
前不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到,要千方百計拓展農民增收渠道。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陳邦勛透露,下一步,農業農村部門將在繼續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上下力氣。
據介紹,增加農民收入是“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數據,去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穩步增長。農業農村部方面表示,一是在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上下功夫。家庭經營性收入仍然是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農業農村部將積極發展綠色、特色農產品種養,加力抓好農產品加工、農業企業培育、農業品牌塑造等延鏈強鏈措施,實施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推動農業增效帶動農民增收。
二是在發展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上下功夫。就是要做足“土特產”文章,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農村電商、文化體驗等新產業新業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把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在農村、留給農民。
三是在提升農民就業創業質量上下功夫。加大農村創業培訓和支持力度,以創業促就業、促增收。針對當前農民工素質結構、職業技能不匹配問題,會同有關部門推廣用好訂單、定向、定崗培訓等管用模式,想方設法穩住農民務工就業崗位和收入。
四是在提高財產性收入上下功夫。積極探索農民閑置住房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盤活利用的有效實現形式。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建設,讓農民更多分享改革紅利。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34459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