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網訊】(通訊員 蘇同鎖 呂航)在北緯37度01分,東經127度02分的韓國京畿道(首府水原)安山市郊,有一處占地約5000平米的建筑群:4000平米的工作間,隔離的隔離,屏蔽的屏蔽,需要時,通風無死角,光照全履蓋。大門兩側,用中韓兩國文字寫著:中國 河南 泌陽全磊菌業會社。
香菇貿易三級跳
趙全磊是楊家集鄉郭莊村小和莊人,他種香菇,那可是染坊里吹喇叭——有聲有色。20年前就把香菇種植做為致富“神器”,苦心經營,很快由一個業界的散兵游勇成長為團隊首領,帶動本村和楊集、孟崗、董莊等周邊村的百余戶村民同發菇財,產品多次在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展出,廣受好評。10多年前,他從相關資料中得知香菇在韓國人的膳食結構和營養理念中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后,經過一番市場調查和周密準備,便開始了對韓國的干品香菇貿易。為了使貿易常態化和利益最大化,本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傳統理念,把高考落榜的侄子趙喆送到韓國專修韓語。中國和韓國盡管是同居一洲的近鄰,但市場規則和習慣卻不盡相同。就香菇而言,在國內市場上按斤稱,在韓國鮮菇卻是按個兒賣。30克以上、形態好、微花、不開傘兒的,每個8元人民幣(韓幣55元左右),還供不應求,時常缺貨。
于是,三年前,韓方貿易伙伴向他提出了購買成品菇袋的請求,并聘請趙喆為全權代表專司此事。最后商定,我方按“萬里挑一”(具體為7000—1萬袋)的比例選派技術指導和管理人員,與菇袋同步入韓,員工月均底薪1.1萬元人民幣以上。流程是:把成品菇袋運到泌陽縣城打包后往集裝箱內注入冷氣,使其在運送途中能保持28度的安全溫度。
2016年初,他又萌生了在韓建基地的構想,4月份入韓辦理必須的政務審批和商務流程,5月1日破土動工,10月1日開門迎來了第一批5萬袋菇袋入駐。如今,對韓國的干菇貿易有增無減,越做越強,基地的鮮菇也已開始供應市場,不但走進普通百姓的餐桌,做為首選食材,居然登上了國家宴會的大雅之堂。在他的帶領下,這些泥腿子們,靠香菇種植和貿易,在國際商海中頻頻出擊,連連得手;昂首挺胸,闊步前行!
出國助貧人稱道
脫貧攻堅戰打響,趙全磊馬上意識到,這是全黨全國的大事,脫貧攻堅,匹夫有責,誰不關心支持此事,誰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更何況自己還是一個正積極入黨的“準黨員”,更不能置身局外,他把自己的想法向村黨支部做了匯報,村黨支部即時報告了鄉黨委。在脫貧攻堅和其它工作中求賢若渴的鄉黨委和鄉政府即刻做出反應,鄉黨委書記百忙中與他促膝長談,免勵他為鄉親們的共同富裕,早日跨入小康社會盡心盡力。當時他正構想在韓建香菇種植基地,便把助貧一事一同考慮,一旦基地建設獲批,所需40名工匠及附助人員全部利用國內家鄉人員,不用韓方一兵一卒?;亟ǔ珊?,定員60人,20人的崗位留給貧困戶。在愛黨愛國跟黨走早已成為國人的基本道德素養和思想覺悟的今天,入韓人員的選拔也必須做到慎之又慎,入韓后的言談舉止,不失國體揚國威。因此,定出幾個條件很有必要。一是遵紀守法,在公安局人口信息庫沒有不良記錄,不需要其它輔助證明能直接辦來出國護照;其次是鄰里和睦,遵守家鄉的公序良俗,助人為樂,團隊意識強,團結一心。三是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文明健康,沒有酗酒等不良嗜好;四是先期有一定的建筑經驗,基地建成后有一定的香菇種管基礎,敬業技精者優先。由于韓方只給予3個月的短期簽證,員工輪換頻率高,流動性大,不能像國內企事業單位那樣讓員工享受“五險一金”待遇,趙全磊決定把入韓人員的月薪提高到12000元人民幣以上,醫療和工傷所需費用由他全包,并把先期入韓搞基地建設的40人定員到人,其中就有杜紀彬等8戶貧困戶,一旦基地建設的報告獲批,即刻動身。
近日,自韓國返回的貧困戶杜紀彬,應邀參加了東西院,南北莊的幾個親朋好友為其操辦的接風洗塵宴會,因其既會建筑又懂種菇,在韓干了兩個短期簽證期(6個月),72000多元的收入除去就地消費和往返途中開支,60000多元在他的腰包里“安家落戶”,證明黨的“脫貧攻堅”政策已在當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他接風洗塵實屬理所當然。再說,富裕起來的當地農民隔個10天半月的在一起聚聚,“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已成為一種新常態。席間參與者之一的張天群首先開了腔:“紀彬脫貧好有一比,因為咱正在吃、喝,咱就用吃的打比方,恰當不恰當別管它。吃的按營養是‘一鴿勝九雞’,紀彬脫貧是‘仨月頂一年’,真眼氣人!”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后,小酒會的主角杜紀彬卻仍是一反常態的悶悶不樂,再三追問之下,才道出了實情,出于對東北亞地區和平與安全考慮,我國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韓國就在我國務工人員的入境簽證上實行刁難。目前,全磊基地里空缺近20個崗位,咱家里人進不去,他只好雇用俄羅斯、尼泊爾等國的員工,不過全磊說了,過了春節到韓國辦理團簽時,先盡著已經辦了護照的來自貧困家的12人先簽,再不中,就申請中國駐韓使(領)館出面交涉。
勿忘爹媽和寶寶
“三六九、往外走;二五八,快回家”這些當地老祖先們認證和傳承下來的“黃道吉日”,對這些出國種菇和貿易的農友來說,早已變成了“天天黃道時時吉”。原因有二:一是“時間就是金錢”;二是盡管出國護照是10年期,但韓方只給予3個月的短期簽證。“說走咱就走,風風火火闖九洲”!因楊集周邊有100多人跟著趙全磊在韓國的仁川和水原、安山等地從事香菇種植和貿易,牽涉近百個家庭。家中的老人們又有了諸多的擔心。擔心在外的兒(媳)女不服水土,照顧不好自己的身子骨,有的干脆把家鄉的黃土裝一兜讓孩兒們帶走,如不服水土喝茶時就放一丁點兒。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最典型的是楊集村的石國增老漢,因為他的兒(媳)和孫子(媳)玉鋒、石橋、文慧等5人都在韓國,每次行前他總是千叮嚀萬囑咐:“照顧好身體,好好干,別弄瞎包事給咱國丟臉。別忘了咱老家河南盤古山,山下家里有您的老爹媽和小娃娃……”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7783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