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網訊】(記者 朱劍鋒 通訊員 張海波)“真是做夢也沒想到有這樣的好政策,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們家新的生活……”2月7日,在上蔡縣大路李鄉栗莊村扶貧助殘托養院,說起縣里實施的貧困重癥殘疾人員集中托養模式,黃翠英連聲感謝,禁不住流下了眼淚。今年53歲的黃翠英也曾生活幸福,可是2012年的一場車禍讓她的丈夫聶華堂成了植物人,失去了勞動能力,肇事方無力賠償。“兒子正在上大學,我還要照顧病人,無法出去打工,家里真的過不下去了。”說起往事,黃翠英連聲嘆息。
據上蔡縣扶貧辦主任袁衛兵介紹,全縣像聶華堂這樣因殘致貧的家庭有2745戶。這些家庭貧困程度深,是精準脫貧最難啃的“硬骨頭”。
為有效解決這些人員的脫貧問題,上蔡縣依托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導、鄉村實施、部門保障、社會參與”的重癥殘疾人員集中托養模式。
走進栗莊村扶貧助殘托養院,占地1000平方米的院子分前后兩進,前院是村衛生室,后院是托養中心。小院干凈整潔,青磚紅瓦給人溫馨的感覺。托養中心現入住6位病人,有3名護工、1名廚師。6位病人來自栗莊、灣劉等相鄰的4個村子。黃翠英在這里當護工,照顧丈夫聶華堂和另外一名病人。“這里很好,能照顧丈夫,吃住全包,每月還能掙2000元工資。我攢下錢,可以支持孩子上大學。等他明年畢業找到工作,我們家就好多了……”黃翠英臉上綻開了笑容。
“托養中心冬有暖氣、夏有空調,病人入住后,自身的生存條件改善了,病人的家庭成員思想負擔也大為減輕,可以騰出精力外出打工貼補家用。對家庭特別困難的,托養院把病人家屬聘為護理人員,每月發工資,既解決了入住人員的護理問題,也解決了貧困家庭就業扶持問題。”袁衛兵說,“你看黃翠英,來這里幾個月,氣色好多了,臉上也有笑模樣了。”
入住扶貧助殘托養院有啥條件?袁衛兵說,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是重癥殘疾人的,依照個人提出申請—村委入戶核實—鄉鎮審核—村里公示—民政局備案的程序,手續完備后入住。病人入住后,生活、醫療費用由政府兜底解決。
據介紹,栗莊村扶貧助殘托養院是在村衛生室基礎上,花費12萬元擴建而成的,每月運行還要花費1.7萬元。這些錢從哪里來?
“縣級財政列支一部分,相關部門整合一部分,集體經濟投入一部分,社會各界捐贈一部分。”縣委書記胡建輝說,按照這樣的思路,2016年全縣共籌措資金近300萬元用于托養院建設和運行。2016年上半年,該縣選擇在重癥殘疾人員較多的大路李、邵店、五龍3個鄉鎮及所屬的3個村,開展集中托養試點工作;下半年,又在7個鄉鎮建成10個托養中心。目前全縣集中托養能力達180人,實際托養54人。“今年春天,還會有一批重癥殘疾人入住。”胡建輝說。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8303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