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15時3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張英健 攝)
8月31日下午,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執行本次任務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的常溫液體二級運載火箭,起飛推力約300噸,對應700公里太陽同步圓軌道能力為1.3噸,具備在酒泉、太原、西昌三大衛星發射中心不同軌道要求的單星、多星發射能力。
8月31日15時3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采取“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將遙感三十九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新華社發(黃國暢 攝)
當前,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正面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試驗隊嚴抓全箭防雨防水工作,持續識別火箭防雨薄弱環節,并通過設計改進和環境條件保障進一步提高火箭防雨防水能力,確保此次任務圓滿完成。
本次發射的遙感三十九號衛星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八院抓總研制。研制伊始,八院研制團隊構建了總裝研制、發射場、飛控和在軌測試四大任務單元。
總裝研制階段,按照結構、太陽陣、載荷等共計6大模塊進行細分,各模塊并行研制,快速集成,總裝工藝流程固化,減少流轉,快速完成。發射場任務中,研制團隊提高效率,總體總裝聯動,互補互助,1周內完成發射場技術區工作。在完成技術區工作后,除部分人員留場以保障發射任務外,其他研制人員即刻返回上海參加后續研制任務,在不增加人員的情況下,提升了研制效率。
衛星研制團隊以“減少設計驗證類測試試驗、優化過程檢驗類測試試驗”為指導原則,推進技術創新,優化研制流程。研制團隊將力、熱試驗改裝貫穿總裝全過程,實現力熱改裝一步到位,利用雙振動臺縮短衛星力學試驗周期。同時,逐步優化力學試驗前后質量特性測試、精測等項目。
衛星研制團隊建立了專職測試隊伍,實現一人多崗,開展遙測監視和判讀,做到3至5人完成一顆衛星平臺的測試任務。通過測試隊伍的專職化,一方面將設計師從測試任務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培養了一支具有較強專業測試能力的專職化測試隊伍。(記者宋晨)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29881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