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記者高敬)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29日介紹,為加強碳足跡管理,生態環境部編制了《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擬于近期會同其他部委聯合印發,建立統一規范的碳足跡管理體系。
在生態環境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裴曉菲說,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對象包括產品、個人、家庭、機構或企業。石油、煤炭等含碳資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跡就越大;反之,碳足跡就小。
他表示,產品碳足跡是碳足跡中應用最廣的概念,是指產品在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從原材料的生產、運輸、分銷、使用到廢棄等流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例如,塑料袋的生產需要消耗石油資源,使用塑料袋會增加碳足跡;太陽能熱水器利用太陽能進行加熱,能夠減少碳排放,使用太陽能熱水器能夠減少碳足跡。
碳足跡的有效管理可以助推“雙碳”目標實現。裴曉菲介紹,編制《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要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構建多方參與的工作格局,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并要提升產品碳足跡能力建設水平。要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規范專業服務,培育專業化人才隊伍和機構,強化數據質量、數據安全管理以及知識產權保護。
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快研究發布電力、煤炭、燃油等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和碳足跡因子,為下游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核算工作提供堅實基礎,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推動碳足跡工作落細、落實、落地。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32427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