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氣象專家解讀
北方地區為何出現大范圍高溫天氣
6月8日起,京津冀、河南、山東及蘇皖北部等地高溫迅速發展。氣象監測顯示:9日,北京、天津南部、河北中南部、山西西南部、山東、河南東部和北部、蘇皖北部及新疆東北部等地部分地區出現35—39攝氏度高溫天氣。10日,河北中南部、山西西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大部、蘇皖北部以及新疆吐魯番等地部分地區出現35—39攝氏度高溫天氣。截至10日下午,河北南部、山東北部的部分地區氣溫超過40攝氏度。
9日18時,中央氣象臺升級發布高溫橙色預警,當天,中國氣象局啟動高溫四級應急響應。10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中央氣象臺預計,11日至20日,北方地區高溫將繼續發展,華北中南部、黃淮大部、山西南部、陜西關中等地35攝氏度以上高溫日數有6—8天,河南等地部分地區可達9—10天。
預計11日至14日,華北、黃淮、蘇皖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陜西、內蒙古西部和東南部、新疆盆地地區等地日最高氣溫在35攝氏度以上,河北中南部、河南中北部、山東西北部和中部等地部分地區可達40—42攝氏度;其間,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等地部分地區的日最高氣溫可達到或突破歷史同期極值。15日至16日,上述地區高溫范圍和強度有所減小,但河南等地高溫仍將持續;17日至6月下旬前期,華北、黃淮等地高溫天氣將再度發展,部分地區氣溫可達40攝氏度以上。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符嬌蘭介紹,近期華北、黃淮等地受高壓脊天氣系統控制,天空云量較少,在晴空輻射和下沉增溫的共同作用下,促進了高溫發展。本輪高溫天氣是北方地區今年以來影響范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高溫過程,河北、河南、山東等地高溫持續時間長、日最高氣溫有極端性,部分地區發生中暑氣象風險高,建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全球變暖的大背景和大氣環流的異常,是造成高溫天氣的直接影響因素,對我國來說也是如此。”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鄭志海介紹,今年夏季,我國的高溫天氣出現相對較早,高溫天氣過程比較多。
數據顯示,今年春季我國平均氣溫為12.3攝氏度,較常年同期偏高1.4攝氏度,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國家氣候中心預計,6月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華北、黃淮等地氣溫偏高,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階段性高溫熱浪風險較高。
據監測,厄爾尼諾現象將結束,拉尼娜現象將出現,是否會對我國夏季氣溫有影響?鄭志海介紹,拉尼娜對全球和我國的氣溫影響有非常大的區域差異和季節差異,從目前的預測來看,進入拉尼娜狀態要到夏季后期,對今年夏季氣溫的影響相對不大。
9日,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發布今年第一期高溫中暑氣象預報。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梁莉提示,高溫中暑容易導致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衡,增加中暑的風險。高溫天氣期間,公眾需注意盡量避免在午后氣溫最高的時段進行戶外活動,外出時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暑,防止中暑和熱射病的發生。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88-325398-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