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隊迎接英雄回家。弓華靜 攝
河南日報記者 楊曉東 祁道鵬
8月16日17時,確山縣三里河街道南泉社區。人們來到這里,等待英雄周昆訓跨越千里回家,送他最后一程。
“美好青春定格舒蘭大地,烈士英雄回歸確山故里”“戰洪濤,以身為堤;為人民,初心不變”“一片丹心垂青史,天下為公昭世人”……一副副挽聯,寄托了對周昆訓的無限哀思。
今年8月初,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吉林舒蘭境內遭受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強降雨襲擊。作為舒蘭市人民武裝部政委,駐馬店籍上校軍官周昆訓連日奮戰在當地防汛救災第一線,在救援被困群眾期間不幸因公壯烈犧牲,年僅46歲。
得知周昆訓的骨灰當天要運回老家確山,當地群眾自發在途經的高速路口、縣城街道等地等待。通往周昆訓老家的道路仿佛被人潮淹沒,同鄉、同學、戰友,大家手持一朵朵菊花,放在胸前。
高中同學張全勝從廣東佛山連夜坐高鐵趕回:“一定要送送我的老同學!他上學時就責任心強,做事嚴謹細心。當時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軍人,一腔熱血報家國。”
戰友張見源從廣州驅車十幾個小時到此:“想見大哥最后一面,在他的遺像前深深鞠一躬……”沒說幾句話,就泣不成聲。
鄭州的一對母子王家琦、李子軒,暑期到確山竹溝游玩,聽聞此事,專程趕來,“10后”李子軒說:“想和媽媽一起,來向周叔叔道別。我們的幸福生活,源自像周叔叔這樣偉大軍人舍生忘死的奉獻。”
……
18時許,警車開道,周昆訓的骨灰被送至南泉社區。哀樂低回,周昆訓77歲的母親陳平見到了覆蓋國旗的骨灰盒,泣不成聲;親人和來送行的群眾淚如雨下,從村口到家中,100米的路,走了近20分鐘。
“確山人的驕傲,歡迎英雄回來”“周政委,回家了”……道路兩側前來迎接的百姓說,“危急時刻,把人民生命安全高高舉過頭頂,我們永遠記得他,他是紅色確山走出的好兒子……”
確山,是抗日英雄楊靖宇的故鄉。革命戰爭年代,確山境內竹溝鎮被稱為“小延安”,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河南省委所在地,無數仁人志士在此以身許國、勇毅前行。
如今,紅色老區走出的新時代革命軍人周昆訓,為了保護群眾,奮不顧身,犧牲于抗洪救災一線?;隁w故里,英雄回家。當地政府遵照英雄家屬愿望,將把骨灰安葬在竹溝革命烈士陵園,讓英雄與先輩英烈一起長眠于此。
紅色基因永久賡續,革命精神代代相傳。始終將人民放在心上的人,百姓不會忘記他。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2-297655-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