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蕾蕾
要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規范市場競爭秩序。餐飲企業既要創新產品和服務,積極拓展消費場景,也要在精細化運營中鍛造核心競爭力。
自“蘇超”開賽以來,賽事熱度持續攀升,地方美食也迎來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南京隊主場對戰無錫隊時,鹽水鴨菜品套餐訂單量較前一周增長58%;揚州隊對陣泰州隊時,冶春茶社的早茶師傅凌晨4點就起來和面,揚州炒飯、大煮干絲等特色美食更是一度售罄;淮安隊迎戰南京隊期間,“歡樂龍蝦宴”銷售龍蝦103噸,銷售額同比增長20%。
數字背后,既是賽事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的生動寫照,也是餐飲經濟生機活力的充分體現。
餐飲業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是消費市場的重要領域。近年來,餐飲消費品質化、個性化、多樣化不斷取得新發展,為消費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2024年,全國餐飲收入達5.5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超11%,餐飲業經營主體超1000萬家。今年1月至5月,全國餐飲收入同比上升5%,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同比增長4.5%。賽事美食、夜經濟、外擺經營等新場景不斷涌現,給餐飲消費市場注入了強勁動力。
餐飲消費向好得益于政策發力顯效。今年3月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深化線上線下、商旅文體健多業態消費融合,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在國家政策指引下,各地圍繞促進餐飲消費積極行動。比如,江蘇通過“蘇超”賽事重構消費場景,推出一系列“門票+餐飲”“足球+美食”大禮包,給球迷和游客帶來全新體驗;北京開啟“Let’s北京·夜京城2.0”活動,為消費者提供豐富多彩的消費選擇。層出不窮的新體驗、新場景,提升了城市的煙火氣,也為餐飲市場帶來了新增長點。
餐飲消費向好也是需求與供給的“雙向奔赴”。當前,消費者需求正逐漸向體驗式、多樣性轉變。對于餐飲企業而言,通過創新消費場景,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亦是增加市場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不少餐飲企業正積極打造消費新場景:在四川成都茶百道寬窄巷子旗艦店感受“日茶夜酒”,在北京老舍茶館深度體驗戲曲文化和飲食文化,在云南一邊品嘗特色美食一邊觀看少數民族歌舞……融合的新業態,不僅點燃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也讓餐飲消費成為一種文化體驗。
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對鞏固餐飲消費向好勢頭、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但也要看到,餐飲市場仍面臨結構性挑戰,消費多元化加劇競爭分化,食材供應鏈波動、人力成本上升、租金壓力等問題依然存在,消費者對品質化、場景化、健康化餐飲的需求日益多元,倒逼企業必須以創新驅動突破發展瓶頸。
繁榮餐飲消費關鍵在于創新供給。政策層面,要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規范市場競爭秩序,提高消費意愿。消費力上來了,行業從業者才更有動力提供優質供給。餐飲企業要聚焦消費需求,創新產品和服務,積極拓展消費場景,如打造露營餐飲、深夜食堂等,以吸引更多消費者;要在精細化運營中鍛造核心競爭力,既要以數字化升級優化供應鏈效率,又要以服務品質打造品牌差異化,從而把握發展機遇,進一步推動餐飲消費需求潛力釋放。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3-35881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