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津1947年作品《平民食堂》。
鄧澍1950年作品《和平簽名》。
40余件藏品及大量文獻呈現出的不僅是一個時代的視覺生產,更有著豐富的歷史細節。近日,“會師——從北平藝專、延安魯藝到中央美院(1946-1953)”館藏精品陳列展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開幕。這是美院第三次參與“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活動,央美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指出,利用藏品有序列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是近年央美美術館策展的一大方向,而透過藏品和文獻檔案的展出呈現的則是央美發展的大致脈絡。該展將展至2015年4月25日。
聚焦過渡時期
從北平藝專、延安魯藝到中央美院
中央美術學院前身是國立北平藝術??茖W校。自1918年建校至1950年成立中央美術學院期間,北平藝專對于中國現代美術史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很久以來,北平藝專的歷史以及功績和影響至今都模糊不清。為此,兩年前美院在對館藏品整理和研究的基礎上,推出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北平藝專精品展”。
如今在展出油畫和國畫部分,中央美院美術館方面此次將眼光投向了昔日“會師”的一段歷史,那便是1946年至1953年期間從北平藝專、延安魯藝到中央美院的過渡,“此前兩個展已經反映出北平藝專從1918年至1949年學校的沿革、創作以及師資變革。而從美術館角度介入到歷史敘事中,也需要去探究從北平藝專到央美美院的銜接過程,其中1946年至1953年便被視為轉換時期,從而將以北平藝專和中央美院為主線的這幾個展貫穿一體,以實現相對完整的專題性美術館敘事”,該展策展人曹慶暉告訴記者。
館藏首度亮相
林崗《群英會上趙桂蘭》、鄧澍《和平簽名》等
還未入展廳,樓階上書寫的徐悲鴻經典話語將觀眾引入了中央美院在1946年至1953年“會師”的氛圍。曹慶暉認為通過此次展出的40余件館藏精品以及大量文獻檔案會盡可能地還原出1946年至1953年時期的會師過程。其中這40余件藏品涵蓋了北平藝專、延安魯藝及中央美院建院初期眾多經典作品,包括北平藝專時期艾中信的《紫禁城殘雪》、李宗津的《平民食堂》,延安魯藝時期王式廓的《改造二流子》等,不過相比作品而言,在曹慶暉看來,其實展出的大量文獻更是值得體味,畢竟歷史的很多細節不可能通過實物展覽,“昔日合并的磨合、矛盾在此通過這些文獻檔案再度碰撞。”
而借著此次“會師”,中央美院所藏的不少精品得以首次展現。其中包括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應徐悲鴻的邀請題寫校名“國立美術學院”的手書作品、作為新中國成立初期新年畫的代表作林崗的《群英會上趙桂蘭》和鄧澍的《和平簽名》。此外,董希文肖像畫的代表作《吳運鐸》之前一直是家屬珍藏,很少被展出,此次也與其他作品“會師”。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1024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