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廣視融媒訊】(記者 李昂 生存)1月26日,泌陽縣閆洼村文化廣場里熱鬧異常,“文化扶貧 情滿閆洼”年度總結表彰活動正在進行中?;顒訉Υ謇?ldquo;好媳婦、好婆婆、產業發展貢獻獎和優秀黨員”以及誦經典優秀的孩子們進行了表彰。
這么多年,在村里召開年度表彰會還是第一次,閆洼村的老少爺們們扶老攜幼近千人都趕了來,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
村民吳廣敏今天可是這次活動的主角,她被這次表彰會評為“好婆婆”。一下成了人人都學習的榜樣,吳廣敏老人還真有點不好意思:“我這輩子不是第一次當婆婆,卻是第一次當好婆婆,這還不多虧了潘書記”。
吳廣敏口中的潘書記說的就是駐村第一書記潘華。
潘華是鄭州大學選派駐泌陽縣雙廟街鄉閆洼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從2017年11月到閆洼村駐村扶貧以來,他就把駐村當家、把村民當親人,贏得了村民的好評,被譽為閆洼村民的知心人。這次活動就是潘華籌劃多日的結果。
談起這次“文化扶貧 情滿閆洼”的表彰活動,身為知識分子的潘華介紹說:“我是從高校到閆洼村的,所以我特別重視思想教育幫扶和精神文明建設。我想通過開展一些系列性的文化活動來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質,著力打造文明閆洼、活力閆洼。”
交談中,潘華告訴記者,他來到閆洼村以后,結合村組實際,完善了村民活動中心、農村書屋等場所,在較遠的自然村購置了健身器械,讓群眾隨時能夠有地方去活動。在全村中小學生中實施吟誦經典獎勵計劃,并在假期邀請本村大學生參與村部活動,提高他們的認知。
潘華這一系列措施得到了村民的擁護,特別是一些年輕人,談起他都豎起了大拇指。閆洼村里的大學生王壯說:“我們駐村第一書記潘華同志來到閆洼村之后,格外重視孩子們的文化素養方面的教育。只有從娃娃抓起才能改善我們閆洼村委的精神面貌,然后充分挖掘孩子們的潛能,才能夠使我們閆洼村委徹底的實現文化脫貧、精神脫貧。”
潘華的一系列措施基本滿足了村民的精神需求,但閆洼村最大的頑疾還是貧窮。
為了讓村民能盡早地擺脫“貧窮”這兩個字,潘華可沒少下功夫。
潘華認為農業供給側改革非常符合閆洼村的實際情況,只是需要在某些方面適當靈活調整。于是,為了滿足農業供給側改革需求,調整農業種植模式,探究村民和貧困群眾增收途徑。潘華多次到村民家中走訪詢問,因戶施策,讓他們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先后通過種植水果玉米、水果蘿卜,養殖蝸牛等帶領群眾找到脫貧致富的路子。
村民王廣運家里有個腦出血病人需要常年照顧,因此他不能出門打工,在潘華的幫助下,他在家里養起了蝸牛。為了支持王廣運養蝸牛,潘華趁出差的機會,把幾十斤黃河岸邊的沙子帶了回來。
就這樣,潘華每天走村串戶,忙完了這家忙那家。在他的努力下,閆洼村近兩年不少人脫貧致富。
被評為“產業發展貢獻獎”的白東家以前也是貧困戶,在潘華等人的幫助下,他們家去年種植了村里引進的水果玉米和水果蘿卜,效益不錯,如今已成為閆洼村的致富帶頭人。
聊到來年的計劃,潘華說他有一個“野心”,他要把閆洼村打造成一個生態的、富裕的閆洼。
"只要我在這兒,一定會”。冬日的陽光下,這位知識分子出身的第一書記眼睛里閃著堅定的光。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6-23009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