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各地查辦涉院線侵權盜版案件39件

時間:2021-04-28 10:08:46|來源:北京青年報|點擊量:30484

各地查辦涉院線侵權盜版案件39件

《你好,李煥英》

各地查辦涉院線侵權盜版案件39件

▲《我不是潘金蓮》

各地查辦涉院線侵權盜版案件39件

《贅婿》

關注世界知識產權日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國新辦舉行發布會,請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20)》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中宣部版權管理局負責人湯兆志在會上表示,今年2至3月,為規范電影市場版權秩序,中宣部版權管理局、中宣部電影局、公安部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局聯合部署開展了打擊院線電影盜錄傳播集中行動,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嚴厲打擊春節檔院線電影盜錄傳播違法犯罪行為。

一是部署預警保護。2月8日,國家版權局發布《2021年度第二批重點作品版權保護預警名單》,將《你好,李煥英》等7部春節檔院線電影納入預警保護,要求提供內容、存儲、搜索鏈接、電商網站、應用程序商店等各類網絡服務商采取有效措施,提前防范、及時處理院線電影盜錄傳播等侵權盜版行為。

二是加強巡查監測。各地版權、電影主管部門加強對電影院的巡場管理,嚴防偷拍盜錄,并加大網絡巡查和盜版監測力度。監測結果顯示,正規視頻網站未出現春節檔院線電影侵權盜版現象,盜版內容、鏈接多通過社交平臺、網盤、電商平臺及未備案的“三無”小網站非法傳播,其中大部分“三無”小網站服務器設在境外。

三是快速處置侵權??焖賱h除涉春節檔院線電影侵權鏈接3萬余條。

四是查辦大要案件。目前,各地已查辦涉院線電影侵權盜版重點案件39件,關閉侵權網站(公眾號)45個,有效遏制了院線電影盜錄傳播勢頭。

下一步,各地執法部門將深挖盜版源頭,加大對影院偷拍盜錄的打擊力度,嚴厲查處銷售、傳播盜版影片的網站(App)、微信公眾號、電商經營者,督促各網絡平臺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并對權利人意見強烈、社會危害大的盜錄傳播院線電影行為依法從重處罰。

文/記者 熊穎琪 張恩杰

判罰案例

未經授權提供手語版電影

一影視App被判賠一萬元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有了手語版?日前,上架手語版《我不是潘金蓮》影片的某影視App被訴侵權并索賠48.9萬元。

4月26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某影視App的運營方上海俏佳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擅自搬運影視資源的行為,侵害了著作權人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的獨占性信息網絡傳播權,需向其賠償1萬元。上海俏佳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當庭表示將上訴。

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奇藝公司”)訴稱,其作為涉案影片的著作權人,上海俏佳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俏佳人公司”)擅自搬運影片《我不是潘金蓮》,并在影片畫面和聲效基礎上,添加相應配音、手語翻譯及聲源字幕,已構成對該影片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

俏佳人公司辯稱,其經營的影視App是專為殘障人士服務的無償公益網絡平臺,其與某出版社合作,所播放的影視節目均為該出版社制作出版發行,不屬于擅自搬運行為。且根據著作權法規定與《殘疾人權利公約》,我國有義務確保殘疾人獲得以無障礙模式提供的電視節目、電影和其他文化活動,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屬于合理使用。因此不構成侵權。

北京互聯網法院經審理認為,現無證據證明俏佳人公司合作的出版社取得了《我不是潘金蓮》著作權人的授權,且搬運版《我不是潘金蓮》未在原有基礎上融入新的表達,未形成新的作品。因此根據著作權法規定,其行為屬于侵權。

此外,該影視App無法保證登錄用戶為特定殘障人士,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均可通過該App獲得內置影視資源,不構成著作權法中規定的合理使用。

但法院綜合涉案影視市場價值、侵權性質等方面的考慮,認為涉案影片雖有一定知名度,但截至侵權時已過熱播季。而且俏佳人公司提供《我不是潘金蓮》無障礙播放版本的初衷是為了方便殘障人士,侵權惡意較小,且點擊量少,法院會酌情判斷賠償數額,故做出上述判決。

文/記者 趙加琪 實習生 郭涵 楊陽

網絡文學

新書預告一發布就有人搶注書名 去年盜版損失規模達60.28億元

4月26日,易觀分析發布《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市場規模288.4億元,盜版損失規模達60.28億元,逾四成作家頻繁遭受侵權,版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根據白皮書數據,2020年中國數字娛樂核心產業規模達6835.2億元,其中網絡文學市場規模288.4億元,行業收入主要來源于用戶付費和版權運營。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也給盜版侵權帶來可乘之機。白皮書顯示,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盜版損失規模達60.28億元,同比2019年上升6.9%,新技術濫用、傳播途徑雜多和盜版在全產業鏈實現覆蓋是規模上升的主要因素。截至2020年12月,重點盜版平臺整體月度活躍用戶量達到727.4萬,月度人均使用時長接近19小時,月度人均啟動次數高達115次。

今年2月,閱文集團IP改編劇《贅婿》第一季上線熱播,同名原著小說再次引發閱讀熱潮,盜版平臺趁熱“撈金”,通過快速上線盜版原著、搜索引流等方式將部分新增讀者轉化為盜版讀者,使熱門網絡文學作品的盜版現象更加猖獗。

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達到2056萬人,凈增約100萬人,作品增長約200萬部。

白皮書指出,絕大多數創作者將網文寫作看作收入來源,其中33.1%為全職作者。調查發現,網絡文學作家頻繁遭受侵權的比例高達42%,未經授權通過信息網絡傳播原作品、抄襲、未經授權將原作品制作成有聲書是最常見的三種類型。

更有甚者,部分盜版平臺密切關注知名網絡文學作家的新書動態,一旦作家發布新書預告便聞風而動,搶先注冊書名,用劣質內容填充,誘導粉絲閱讀。通過流量變現等商業模式獲得巨額經濟利益,直接造成作家的收入損失。

閱文集團白金作家、熱播劇《錦心似玉》原著作者吱吱表示,網絡文學作家自己做盜版追溯、舉證非常困難。調查顯示,在遭遇過侵權的創作者中,僅32.1%的創作者有過維權行動。維權行動不積極的主要原因是維權成本高、過程復雜和消耗心力。

白皮書指出,橫向對比視頻、音樂、游戲等數字內容產業,網絡文學的版權保護難度更大:即新技術讓盜版產業鏈隱蔽化、成熟化趨勢越發顯著;盜版平臺積累了大量流量,商業變現依賴搜索引擎、廣告代理商等利益相關方,多方利益輸送增加了打擊難度;正版意識在用戶市場的全面推廣與培育還需要時間。

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即將施行,將進一步完善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文/記者 張恩杰 統籌/劉江華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26232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張雪凝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定鬧鐘拼手速搶票 “五一”假期為啥博物館一票難求?
  • 下一篇: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4億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模高等教育體系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