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梁翊韜 通訊員 陳思妤
即將進入四月,氣溫迅速回升。發病急、傳播快的手足口病也迎來了高發期,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員密集場所發生聚集性疫情的風險升高。家有寶貝的家長們請一定留心,孩子手、足、口等部位的癥狀表現,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5歲及以下兒童常見急性傳染疾病。全年均可發病,4-7月為春夏季高峰,9-11月為秋季高峰。
市中心醫院急診兒科主任王鳳圈表示:手足口病是以發熱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現皰疹或潰瘍為主要特征。食欲缺乏、惡心、嘔吐及腹瀉等消化道癥狀也較常見。少數可出現腦炎等重癥情況。一旦出現疑似癥狀后,必須高度重視,不要延誤病情,從而降低該病的感染率及危重病例的發生率。”
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樣且容易實現,主要傳播方式為:密切接觸傳播,通過直接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觸被污染的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而感染;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如咳嗽、打噴嚏等;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此外,患者發病前就具有傳染性,隱性感染比例較大,通常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
專家提示,家長要對此有足夠的認識,培養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多喝水,注意手衛生,戴口罩,避免到人群密集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對于持續高熱、精神差、出現頭痛或嘔吐的孩子,警惕有出現腦炎的可能,更需要及時就醫。(編輯 李宗文)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31798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