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消費>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堅決剎住拒收現金歪風

時間:2024-05-23 19:21:02|來源:大河網|點擊量:1918

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2024年1月份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對7家核實為拒收人民幣現金的單位及相關責任人依法作出經濟處罰,最高罰款金額為5.5萬元。

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很多人實現了“一部手機走天下”。目前,我國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居全球第一位,這本是一件便利居民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的好事,但一些經營主體以各種理由強迫消費者按照自己的“土規定”付費,遭到人們詬病。如今,央行“出手”整治這些行為,正當其時。

必須明確,拒收現金是違法行為。人民幣現金是國家法定貨幣,是最基礎、最根本的支付工具。中國人民銀行法規定: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還要看到,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現金支付在支付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人們忘帶手機或手機沒流量時,現金也是最后的支付工具??梢哉f,拒收現金的行為既損害了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也剝奪了消費者支付選擇權。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地域差異大,消費者支付需求多種多樣,現金支付習慣和偏好仍廣泛存在。比如一些老年人,他們并非跟非現金支付方式過不去,而是長期形成了只會使用現金、只相信現金的心理。支付方式多元化是好事,但“兜底”性的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不應遭到排斥,這也是文明社會應有的包容度。

如今,越來越多的線下經營主體采取線上預約、掃碼點餐等服務模式,客觀上會使得現金使用場景大幅減少。此外,部分商業銀行出于節約成本等考慮,減少現金辦理窗口、ATM機具數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經營主體收取現金的意愿。對于排斥現金交易的現象,能否放任不管?當然不行!倘若人民幣現金不能“暢通無阻”,其法定貨幣地位又如何得以穩固呢?

選擇什么樣的支付方式,于個人,是自由的選擇;于社會,關系著金融的穩定。我們當然可以用智能手機解決支付等生活問題,但如果把智能手機作為唯一選項,則會誤入歧途。

拒收現金行為于法無據、于理不合、于情不通。央行開出的罰單,意義重大。繼續加強整治工作也好,鼓勵消費者及時舉報也罷,都在彰顯現金支付的必要性。原因在于,在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落下。

(作者:年 巍 中國經濟網 供稿 來源:經濟日報)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253-323570-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李宗文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國貨美妝 市場廣闊
  • 下一篇:仿造幣 臆造幣……如何提防假冒紀念幣陷阱?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