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
您當前所在位置:駐馬店廣視網>文旅> 正文

分 享 至 手 機

文化中國行丨古籍善本 續脈添彩——“文化傳承發展微觀察”系列報道之二

時間:2024-06-14 18:33:07|來源:大河網|點擊量:1569

文化中國行丨古籍善本 續脈添彩——“文化傳承發展微觀察”系列報道之二

《史記》《南華真經》《漢蔡中郎集》

□本報記者 張體義 見習記者 張魏

“惟殷先人,有冊有典。”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留下了浩如煙海的古籍,這些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使得中華文脈綿延不斷,中華文明熠熠生輝。

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時作出重要指示:“中華民族的一些典籍在歲月侵蝕中已經失去了不少,留下來的這些瑰寶一定要千方百計呵護好、珍惜好,把我們這個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

河南是文物大省,也是古籍大省。保護好、整理好、出版好古籍,就是守護和傳承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擁有“身份證”家底能摸清

從遠古時代的“河圖洛書”,到先秦典籍《詩經》《周易》;從秦漢時期的簡牘,到唐宋時期的雕版印刷……河南古籍源遠流長。

卷帙浩繁的古籍凝結著時間流轉的文明。在朝代更迭、戰爭、自然災害等因素的影響下,大量的典籍、詩文、類書、叢書等泥牛入海,閃爍著文化光芒的古籍,或陳放于書樓藏閣,或散佚于民間村野。那么,河南留存至今的古籍還有多少?

“摸清省內古籍收藏的家底,是古籍普查的首要任務。”6月12日,河南省圖書館古籍部主任趙燕說,河南豐富的典籍文獻資源,主要集中在各級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和科研院所、文博、檔案等單位中,還有一部分被民間收藏愛好者所收。

為摸清家底、傳承文脈,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正式啟動。

2009年,河南省古籍保護中心在河南省圖書館成立,我省古籍保護事業開啟新篇章。河南省圖書館作為57家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試點單位之一,率先在全省開展古籍普查登記。截至2022年年底,我省參與古籍普查的81家收藏單位(以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為主)著錄古籍數據108062條,已經全部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其中,河南省圖書館登記目錄3萬多條,古籍數量有30多萬冊(件)。”趙燕介紹。

普查,讓古籍擁有了“身份證”,有利于全面掌握全省古籍的收藏情況。

巧手“醫”古籍化腐朽為神奇

如同人生病一樣,古籍也會“生病”。隨著時間流逝,大量古籍失去了往日光彩,由于蟲蛀、鼠啃、酸化、油污、撕裂等各種原因造成的破損讓人痛心。

在河南省圖書館古籍修復室,古籍修復師們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讓一頁頁破損的珍貴古籍重新煥發生機。

古籍修復是一門膽大心細的手藝活,如今科技的應用加快了古籍修復的速度。用現代科技器材鑒定紙張纖維,用化學試劑測試顏料成分,通過科學數據準確分析古籍紙張……“2023年11月,河南省圖書館獲批成立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所,古籍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趙燕說,全新的河南省圖書館典籍文化中心也基本竣工,未來將以嶄新的面貌接續古籍保護事業。

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陳紅彥認為,將現代技術應用到修復業的創新發展中,讓修復更科學、更規范。

古籍數字化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河南堅持發揮古籍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基礎作用,以古籍整理出版為方向,在古籍圖書出版、古籍數字化、科研交流等方面成效顯著。

在傳世文獻方面,出版《疇人傳合編校注》《中國茶書全集校證》等;在通代斷代集合性文獻方面,整理出版《中州名家集》《全宋筆記》;在出土文獻整理方面,代表性的有《殷墟甲骨文書體分類萃編》;在方志類舊志方面,挖掘河南方志大省優勢,出版《河南歷代方志集成》;在古籍普及讀物方面,出版《國學經典》《閑雅小品》《家藏文庫》等。

中州古籍出版社作為河南省唯一專業古籍出版社,建社45年來,守牢古籍出版主陣地,積極參與我省實施古籍轉化普及專項行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入千家萬戶。

“我們相繼推出《天地沙鷗:杜甫的人生地理》《天地之中說聊齋》等大眾化、時代化普及讀物,輕量化的傳播非常受讀者歡迎。”中州古籍出版社總編輯盧欣欣說。

古籍的整理出版搭建起古人與今人的交流橋梁。將經典中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也是對古籍的活化和動態傳承。

在書香河南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暨全省古籍工作大會上,省文化館把線裝書、拓印、活字印刷等活動搬進會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山海經:中國神獸圖鑒》一書,采用AR特效,通過游戲引擎、編程、3D建模等技術,用全新視角解讀上古經典;河南省圖書館聯合多所高校圖書館相繼開展“古籍修復技藝進校園”活動……

古籍,正以更多元的形式,走近大眾,煥發出時代活力。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古籍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33-32574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 責任編輯 / 李宗文

  • 審核 / 李俊杰 劉曉明
  • 終審 / 平筠
  • 上一篇:興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丨從甲骨文溯源中華早期文明
  • 下一篇:文化中國行·考古中國篇 主根主脈看河南·行走大遺址丨探訪安陽殷墟 解讀中華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碼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色综合天天综合婷婷伊人|这里只有精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