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門診量再創新高。正值暑期,患有先天畸形的孩子希望利用假期進行手術和恢復,結束高考的學生則希望在開學前讓自己變漂亮。共同的變美心愿讓整形門診格外熱鬧。專家提醒,現在有機構宣傳“微整形”“輕醫美”等概念,但“微整形”絕不等于“微風險”。
“適合自己的美”更重要
彭琳剛剛結束高考,即將前往上海一所高校繼續求學,為了以更好的面貌迎接大學生活,也給新同學留下良好印象,她希望對自己的面部做些修飾。
“我想要稍微大一些的雙眼皮。”“鼻子也有點寬,想縮窄一點。”彭琳坐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一科主任醫師王永前的面前,訴說著對自己面容的不滿和對整形手術的期待。
不過,在王永前看來,彭琳絕對算得上是一位小美女。“你的眉眼很有特色的,不一定要和別人一樣才是最好的。”王永前溫和地講解著手術原理,同時也規勸她要慎重考慮,“等你自己的想法更明確了,再來找我,可能會收獲更好的效果。”
另一位想做雙眼皮整形手術的小患者只有16歲。這次,王永前果斷為小患者安排了手術。原來,這位小患者因為倒睫頻繁誘發結膜炎,接受手術后,癥狀將有明顯改善。
除了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手術方案和建議,王永前總是將贊揚和鼓勵掛在嘴邊。怎樣認識“美”,是他常給小患者講的話題,大眼睛、高鼻梁未必適合所有人,“適合自己的美”更重要。
越來越多家長支持孩子“醫美”
7月初,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的一項紀錄被刷新——一天內就接診了1650名患者,比去年暑期提升了近25%。
暑期是孩子們就診的最高峰,除了因先天畸形必須接受整形手術的患者外,求美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王永前說,高考結束后,準大學生陸續成年,面臨著新的學習、生活環境,自然對美有著更多追求。不僅是女性希望通過醫美改善容貌,前來進行整形咨詢的男性也有所增多。
暑期“美容潮”在醫美機構也體現得十分明顯,朝陽區某醫美機構工作人員直言,6月和7月是“美容季”,“現在家長的觀念也逐漸開明,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陪同孩子一起咨詢手術方案、完成手術。”
操作不規范易致嚴重事故
多家醫美機構的工作人員在介紹相關服務時,會用“雙眼皮手術傷害很小”“最新的注射技術是微創的,不會影響工作學習”等表述吸引顧客。網絡上,醫美機構、美妝博主也常常宣傳“微整形”“輕醫美”等概念。不過,求美者往往意識不到“微整形”絕不等于“微風險”。
20歲出頭的汪清走進王永前的診室時,滿臉愁容。此前她曾在其他機構做過眼周整形手術,手術時的過分提拉,導致術后出現了上瞼下垂、淚腺脫垂等癥狀,眼周皮膚也有明顯變形,不僅沒有如愿變美,還對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
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容易被“方便”吸引,但王永前更強調安全。在常人看來不過是“打一針”的玻尿酸注射,如果注射的位置、角度等出現偏差,劑量控制不好,都會導致治療效果不佳。玻尿酸誤注入血管,還會導致血管栓塞、失明等嚴重不良反應。
“只要是醫療行為,哪怕是小到打針注射,都會伴有創傷,都有風險。”王永前說,具備專業資質的醫生和醫療機構,能保證無菌原則、藥物質量和劑量控制等要求,非專業人員極易因不規范操作導致嚴重事故。
王永前建議患者盡量選擇三甲醫院的整形科室就診,如果一定要選擇醫美機構,在接受手術前務必查詢確認機構和醫生的相關資質,并檢查所用的醫療器械、藥品等是否正規,是否取得了國家許可的“械字號”“藥字號”,盡量規避風險。(文中患者均為化名)(劉蘇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hiddenladdercollective.com/showinfo-108-277534-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